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这就是我河西走廊之行的感触。
另外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不管是西路军还是马家军,他们每个人的命运与归宿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没有一个跟自己的愿望是一致的。
有关西路军的史料和作品已经很多了,怎么能脱开千篇一律地在小说电影中看过千百遍的那种冲冲杀杀?怎么能超越红军好,马家军坏,马家军残暴,红军遭难受辱的尽人皆知的一般的简单的是非判断?怎么改变几个贯穿人物像几根线扭成一股绳那样的结构,来包容几万人(敌我双方)的各自不同的命运呢?怎么能把事件的总体,把历史、社会、人生、道德、文化、物象、色彩的总体,总括在一部作品之中?我努力拓展审美视野,努力向生活的深层穿越,努力向人物的心灵窥探。
艺术不像物品,是不能重复的,每个作家的每部作品都面临着另辟溪径的艰辛,也冒着失败的风险。
这部作品的样式并不是锐意求新的结果,而是内容决定了形式。
至于成败得失,孩子已经生下来,是美是丑只能由广大读者和评论家去评头论足了。
说到这里我想感叹几句,我在执笔过程中,老是这样想:
凡是跟红西路军有关的人‐‐西路军自身二万一千八百人也好,六万多马家军官兵也好,当地各民族居民也好,不管是健在的或是离开了人世的也好。
他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有伟大的,渺小的;正确的,错误的;高尚的,卑劣的;清醒的,盲目的;幸运的,倒霉的;正义的,邪恶的;凶残的,人道的;也好也坏不好不坏的。
他们带着各自的满足和遗憾,带着得意和委屈,带着怨恨和自责,带着欣慰与痛苦,从历史深处走来,向历史深处走去,留下沉重的思索和无穷的哲理。
成功也罢,失败也罢,凡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后人都有同等的价值。
有的贪天之功,有的代人受过,唯有历史诚实公正。
正像古人所言:&ldo;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rdo;&ldo;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rdo;有好说好,有坏说坏。
不要锦上添花,也不要落井下石。
没有的不要硬加,已有的不要抹去。
不要迎合一时所需失去永久的诚实,也不要翻烧饼式地今天捧煞明天打煞。
对事业,要拚搏,对于人,要祥和,要实事求是,不要在历史耻辱柱上留下骂名。
对于形式,我认为可以不拘形式。
一般衣服的钮扣都在胸前,也不妨把钮扣放在背后;一般绘画,侧面人只能看到半边脸,有时也可把那半边扳过来给人看。
对称和不对称,自然景观的缺陷和人工雕琢的完整,极美和极丑,大概是辩证的,审美情趣是多种多样的。
有人案头不摆天女散花,却摆一个鞋儿破帽儿破的丑济公。
七
问:
正如你上面所说,小说既写了马家军残暴的一面,也写了马家军的士兵多数是良家子弟,也有的反对杀俘,还救援濒临死亡的女红军;既写了马家军打红军的一面,又写了马家军也打国民党冯玉祥、孙殿英,也打日本侵略者,甚至是抗日战场上的英雄。
这是不是从利于民族团结来考虑的?
答:
有这种因素,但不完全是如此,现实生活要实事求是,历史就更应如此,只讲一面理的历史是片面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