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由&ldo;大礼议&rdo;我们清楚地看到,明朝一般儒家官僚心中对于&ldo;合法性&rdo;,持着怎样的无法通融的极固执的态度。
朱厚熜是名正言顺做皇帝的,他无非想捎带着把自己的亲生父亲也引入皇帝行列中,尚且招致士大夫阶层的一致抵制。
那么,身为颠覆者,凭仗武力推翻合法君主、夺取帝位的朱棣,将面临怎样困难的局面,就更可想而知。
南京被燕王控制以后,大多数忠于朱允炆的人选择了弃官和逃亡,他们用这种办法拒绝与篡权者合作,只有少数人转至各地武装抵抗,但很快都被扑灭。
如果跟崇祯皇帝自尽后对满清比较激烈的抵抗相比,这似乎显得平淡。
不过其中情形并不相同,明末抵抗是基于亡国之痛,而朱棣篡政说到底是朱姓王朝的&ldo;家事&rdo;,不合法归不合法,江山终究没有易手。
对此,士大夫的祖师爷早就教导过:&ldo;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rdo;{38}&ldo;天下有道则见【现,指出来做官,参与政治】,无道则隐。
&rdo;{39}&ldo;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rdo;{40}眼下的情况,大约就属于&ldo;无道&rdo;罢。
所以,跑掉,不合作,躲起来不做这个官,就够了,就足以表明自己对时事的评价了。
此种局面,朱棣事先应该料得到,就不致措手不及。
但他未曾料到,愿意与之合作的人是那样少;而且,除了皇室亲贵‐‐‐这批人因为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早就站在朱棣这一边‐‐‐迎降队伍中头面人物寥寥无几,部长级(尚书衔)只有一个茹瑺,副部级(侍郎)四位,以下都是中低级官员,反观他先后两次开列的&ldo;奸臣榜&rdo;,吏、户、兵、刑、工、礼部尚书和太常卿、大理寺卿俱在其内,加上一堆侍郎,外带一个皇帝首席顾问、知识分子领袖方孝孺。
他更没想到,在大局已定之后,这些人绝大多数仍坚持死硬立场,甚至他做足姿态、给足面子,对方仍不买账。
这时,他才真正意识到,撵走朱允炆、在肉体上消灭之是一码事,为自己的行为找到&ldo;合法性&rdo;是另一码事。
有迹象表明,最初,朱棣是渴望&ldo;合法性&rdo;的。
他愿意事情尽快步入正轨,从篡位者的阴影里摆脱出来。
那个替他策划了整个叛乱夺权计划的智囊人物道衍和尚(姚广孝),早就深谋远虑地忠告过他:进入南京后,当务之急是搞定方孝孺。
道理不言而喻:如果连方孝孺且为朱棣所用,以他在士林中的声望,令儒家官僚集团接受既成事实,无疑将变得很容易。
朱棣亦深知其意义,捉住方孝孺后,依姚广孝之言,亟假以辞色,结果却大失所望,进而恼羞成怒。
《明史》对这一段的描写,细腻可观,如小说一般:
伪君子朱棣伪君子朱棣(13)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ldo;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
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rdo;成祖颔之。
至是欲使【方孝孺】草诏。
召至,悲恸声彻殿陛。
成祖降榻,劳【慰问】曰:&ldo;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rdo;
孝孺曰:&ldo;&lso;成王&rso;安在?&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