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67章

在这一年里,我的心镜照出来的仿佛是我的新生。

1930年夏天,我们高中一级的学生毕了业。

几十个举子联合&ldo;进京赶考&rdo;。

当时北京的大学五花八门,国立、私立、教会立,纷然杂陈。

水平极端参差不齐,吸引力也就大不相同。

其中最受尊重的,同今天完全一样,是北大与清华,两个&ldo;国立&rdo;大学。

因此,全国所有的赶考的举子没有不报考这两所大学的。

这两所大学就仿佛变成了龙门,门槛高得可怕。

往往几十人中录取一个。

被录取的金榜题名,鲤鱼变成了龙。

我来投考的那一天,有一个山东老乡已经报考了五次,次次名落孙山。

这一年又同我们报考,也就是第六次,结果仍然榜上无名。

他神经失常,一个人恍恍惚惚在西山一带漫游了7天,才清醒过来。

他从此断了大学梦,回到了山东老家,后不知所终。

我当然也报了北大与清华。

同别的高中同学不同的是,我只报这两个学校,仿佛极有信心‐‐其实我当时并没有考虑这样多,几乎是本能地这样干了‐‐别的同学则报很多大学,二流的、三流的、不入流的,有的人竟报到七八所之多。

我一辈子考试的次数成百成千,从小学一直考到获得最高学位;但我考试的运气好,从来没有失败过。

这一次又撞上了喜神,北大和清华我都被录取,一时成了人们羡慕的对象。

但是,北大和清华,对我来说,却成了鱼与熊掌。

何去何从?一时成了挠头的问题。

我左考虑,右考虑,总难以下这一步棋。

当时&ldo;留学热&rdo;不亚于今天,我未能免俗。

如果从留学这个角度来考虑,清华似乎有一日之长。

至少当时人们都是这样看的。

&ldo;吾从众&rdo;,终于决定了清华,入的是西洋文学系(后改名外国语文系)。

在旧中国,清华西洋文学系名震神州。

主要原因是教授几乎全是外国人,讲课当然用外国话,中国教授也多用外语(实际上就是英语)授课。

这一点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夷考其实,外国教授几乎全部不学无术,在他们本国恐怕连中学都教不上。

因此,在本系所有的必修课中,没有哪一门课我感到满意。

反而是我旁听和选修的两门课,令我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旁听的是陈寅恪先生的&ldo;佛经翻译文学&rdo;,选修的是朱光潜先生的&ldo;文艺心理学&rdo;,就是美学。

在本系中国教授中,叶公超先生教我们大一英文。

相邻小说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学问人生  拒不为师  重生之不一样的人生  年下的恋人  周家兄弟  [快穿]炮灰任务  一许秦心共余生  装乖  咸鱼穿书后秒变作精  药不能停[星际]  留德十年  虚拟帝国之父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我有鬼眼谁有鬼脸  衣锦华棠  他比钱更撩  另一种回忆录  侯门美人骨  偏执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