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这样的趣事林鹭当然也听说了,他的父亲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当初他也曾一战成名,也曾立下赫赫军威,江山永固,朝臣总是风水轮流转的。
就像周崇慕曾经对他的离开感到无限惶恐,他为周崇慕做了太多,以至于让周崇慕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唯有他们二人携手,才能将这个国家打理地井井有条。
如今他远走,可周崇慕的朝堂依然有序运转,他遇上了更多年轻有为的将领,思绪敏捷的臣子,他们会帮他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林鹭的怅然只有一瞬,他还要分出心思来安抚学堂中哭闹不止的孩子们。
国君被生擒,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已是一个清晰明了的事实:这个国家完了。
齐国来读书的孩子们不少,来的时候他们抱着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愿望,万卷书还未曾读完,国却已经破了。
林鹭是楚国人,自知自己的安抚起不到半点作用,便挥挥手招来齐国学生中威望最高的樊迎远,希望樊迎远能够想办法劝一劝孩子们。
樊迎远自从和林鹭争辩过一次以后,孩子们就对他颇为仰望,再加上他原本年龄就要大一些,孩子们大都愿意听他的话。
尽管如此,林鹭还是觉得难以开口。
他要如何告诉这些尚且稚嫩天真的孩子们呢?要告诉他们这天下原本就少不了战火纷飞,要告诉他们强者得天下,弱者只能颠沛流离吗?
樊迎远却能理解林鹭将他叫来的意思,见林鹭始终为难,便道:“先生,我懂您的意思,我会同学生们好好说。
只是……”
林鹭惊讶于他的懂事,心宽了一些,道:“只是什么,你直说便是。”
樊迎远聪慧敏感,他知道那个来找过先生的男子非富即贵,手中必然掌握着不得了的权势,孩子们担心的事情,他猜那个男子一定能办成。
樊迎远说:“同学们孤身一人出门求学,如今国家蒙难,战火纷飞,哭闹不止是为了国家,也会担忧自己的家人,先生如若能做到,还请万万确保同学们家人平安。”
林鹭定睛看了看樊迎远,末了点头:“我答应你,我会尽力。”
樊迎远松了口气,随即行礼告退。
林鹭左思右想,既已应下樊迎远的要求,没道理食言,只好动笔写信给周崇慕。
前线战事不出周崇慕所料,齐国不足为患,真正让周崇慕头痛的是倭国。
为了对付齐国引进来的大麻烦,他甚至连林鹭的书信都没顾得上回,只下了道旨,表明楚国愿意接受齐国旧臣及百姓的投奔,绝不会滥杀无辜,此刻形势严峻,还请同心协力将倭寇逐出故土。
齐国愿意投降的旧臣,经由丞相李序安排,暂时安置在京城驿馆,反倒是商人更好安置,他们原本就有许多人有产业在楚国,如今只不过是将自己的大本营换个国家。
倭国发家于海岛,擅长伏击,狡兔三窟,周崇慕为此殚精竭虑,白砻江沿岸的沙盘几乎如刀刻一般落在他的心头。
因此当他再度收到林鹭的信时,心中居然有一种干涸枯竭的沙漠得到清泉灌溉的滋润感,林鹭让他熬,决不能撤兵,熬到六月,台风季席卷倭国本土,断了他们的给养,在这之前请周崇慕严加管制各地粮仓。
周崇慕信林鹭,在这种大事上尤其信他。
他顶着满朝臣子的压力,坚决不撤兵,并再度向白砻江沿线派出两万增援,举国之力覆灭倭国。
倭寇很难对付,但赵塘的兄长赵堤本就是白砻江边长大的,对于地形的熟悉使他占据上风。
他和赵塘两人,一个熟读史书兵法,一个擅长诗书文章,当年科举考试,一门出了两个朝廷重臣,是他们当地的一段佳话。
这一年的台风来得早,到了宁和五年的五月,倭寇主力已经被大半消灭,余下的一部分四散逃入南楚境内,因为只有一小部分人,周崇慕终于下旨撤兵,同时继续追查流寇。
这一仗从当初覆灭齐国,到之后追击倭寇,战火绵延齐国楚国,而今周崇慕虽然付出极大代价,却将白砻江入海口掌控在自己手中,同时接收了齐国的国土。
眼下四境一片焦土,百废待兴,如何处置齐国旧臣,如何安抚百姓民心,桩桩件件又被摆在周崇慕的案头,要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做。
周崇慕忙得脚不沾地,对于有心投靠楚国的齐国臣子,周崇慕酌情予以委任,不计前嫌交付官职,对于唾骂周崇慕夺人故土,坚决不受降的有志臣子,周崇慕好言相劝,并在京中为他们安置住处,供他们安享晚年。
总之绝不会让他们再返回故土,跟故人里应外合,动一些不该动的心思。
而对于那些为倭国递取消息,联合倭国的臣子,周崇慕一连下了十八道诛杀令,除奕真外,全数诛杀。
周崇慕的理由格外义正言辞,无论是当初的秦楚齐,还是今日的楚麟齐,三国同根同源,同族同脉,而齐国的这些人,居然为了国土相争动了歪心思,险些将万顷国土通通交付倭国,不配为我族类。
奕真一生被世人讥讽毫无作为,死前终于有了些名士之风。
赵盈堃被活捉的时候,他原本有机会逃跑,但不知是忠心为主还是认命,居然也陪着赵盈堃一起被送回京城。
赵盈堃无论如何也曾是一国之君,周崇慕留着他还有用处,当然不能一时半刻要了他的性命,黄泉路便只有奕真一人孤单赴死。
奕真的死要比其他人体面得多,周崇慕让人端了鸩酒白绫,亲自去送他最后一程。
“朕的天牢里,从朕登基至今十几年,这还是第二次关人。”
周崇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