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
1阳翰笙:《第三厅‐‐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堡垒(一)》
周恩来早就提请大家注意,在国民党的军事机关里工作,必须时刻提高警惕:限制、破坏只是他们的一手,拉拢、腐蚀又是一手。
果然,张季鸾(1888‐1941)、王芸生充当国民党的说客来了,他俩在郭沫若面前唱了一曲双簧:一个闪烁其词地劝他多找张群谈谈,另一个则明目张胆地鼓动他放手倒向国民党怀抱。
这一对不速之客的游说恰如一阵耳边风吹过,沫若又读到中央社一则通讯稿,其中有一条国民党恢复包括他在内的三十余人党籍的&ldo;最高决议&rdo;,联想国民党当局正在高唱&ldo;党外无党,党内无派&rdo;的滥调,这不是妄图&ldo;融化&rdo;共产党吗?对于这一切,他根本不予理睬。
沫若已于四月底偕同立群,从太和街搬到珞珈山原武汉大学的一幢教授宿舍居住。
这儿,上一个坡就到达山顶,下一个坡便面临东湖。
当此抗战时期,尽管工作很繁重,生活很艰苦,沫若却感到异常的满足。
自从有了立群作贤内助:撰写文章或草拟文件时,查找资料常由她代劳;客人来了,又少不了她这位&ldo;财政部长&rdo;热情款待;工作累了,她还常常陪他去东湖边上散步,或者登临珞珈山巅,极目纵览武汉三镇的全景。
更使沫若满心欢喜的是,不久周恩来也偕同邓颖超来到这里的另一幢教授宿舍居住。
两幢房屋紧相毗邻,两家人家亲如一家。
有这样的湖山,有这样的贤妻,又有这样的好邻舍,沫若生平寄迹过的地方很多,当以这儿为最理想了。
理想的生活环境应该有利于开创斗争的新局面,沫若决不辜负亲人的关怀、组织的嘱托、同志们的期望,他要和战友们一同把第三厅建成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郭沫若传--第十一章从武汉到重庆
第十一章从武汉到重庆
三十一
&ldo;中国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态,对于全世界的人士,不管是集体安全主义者或孤立主义者,都有切肤的关系。
……除非人类准备长期放弃决定是非曲直的权利,除非人类甘冒绝大的危险,使中国目前所遭遇的无可名状的恐怖苦难再演于将来,那末,全世界人士对于英勇抗战的中国,就不应该袖手旁观,漠不关心呵……&rdo;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深夜,沉寂的珞珈山笼罩在一片雾霭之中,沫若还在伏案埋首阅读《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的译稿。
原书系英国《孟却斯德导报》驻华记者田伯烈所编,沫若应译者杨明之请,准备为他题签书名并作序。
田伯烈说得对,人类是决不会&ldo;放弃决定是非曲直的权利&rdo;的,全世界人士对于中国的抗战也决不会&ldo;袖手旁观,漠不关心&rdo;的,今年年初,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不是派来白求恩大夫上抗日前线救死扶伤吗?前不久,苏联政府不是贷款五千万美元资助我们抗战吗?田伯烈编写这本书,以及那么多国际友人冒着莫大的危险为他提供珍贵资料,其本身也是个有力的明证。
沫若对同情我们的国际友人肃然起敬,同时越发意识到自己必须倍加奋勉。
自五月十九日徐州失守以来,六月十二日安庆又沦陷,武汉的局势岌岌可危。
日寇正兵分三路,由长江下游水陆并进,妄图一口吞掉三镇。
动员一切力量保卫大武汉,已迫在眉睫。
郭沫若与周恩来等人商定,抓住&ldo;七&iddot;七&rdo;抗战周年纪念的机会,再搞一次更广泛、更深入的宣传活动。
他负责拟订的纪念&ldo;七&iddot;七&rdo;的具体办法,得到了蒋介石的首肯,为此又一次被召见,但是他们想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蒋介石的目的无非想借此宣传他个人,抖抖他这个所谓&ldo;抗战领袖&rdo;的威风。
不过这倒给沫若提供了不少方便,&ldo;奉旨出朝&rdo;,管他陈诚、康泽,谁敢不放行!
纪念活动从七月六日正式开始,持续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