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最终,凡尔赛秩序既没有获得合法性,也没能建立均势。
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显示了这一秩序几乎弱不禁风。
根据这一条约,德国&ldo;认可了&rdo;它的西部边界和莱茵兰的非军事化。
其实早在凡尔赛,德国就已经接受了后者。
但德国明确拒绝对它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做出同样的承诺,充分暴露了它的野心和内心的怨恨。
令人惊奇的是,法国接受了《洛迦诺公约》,而该公约为10年后德国对法国在东欧的盟国复仇埋下了种子。
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魏玛共和国力陈《凡尔赛和约》条款的自相矛盾和苛刻与国际联盟的理想主义背道而驰,试图以此唤起西方国家的良知。
451933年,被心怀怨恨的德国人推选上台的希特勒抛开了一切约束,无视凡尔赛和平条款,重新武装德国,并推翻《洛迦诺公约》,重新占领了莱茵兰。
看到这些举动没有遇到强有力的抵抗后,希特勒开始对中欧和东欧各国逐一下手,先是奥地利,然后是捷克斯洛伐克,最后是波兰。
以上种种挑战并非20世纪30年代所特有。
每个时代,人类社会都会出现魔鬼般的人物和蛊惑人心的酷政论点。
政治家的任务是防止这种人上台,并在他们真的上台后维护一个能够遏制他们的国际秩序。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浮躁的和平主义、地缘政治失衡和盟国之间的不和致命地交织在一起,导致邪恶势力可以为所欲为。
经历300年的冲突之后,欧洲才建立了一个国际秩序。
它抛弃这一秩序,是因为欧洲各国领导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没有认识到这样做的后果。
他们倒是预见到了下一次大战的后果,但又畏首畏尾,不敢预先采取防范行动。
基本上可以说,国际秩序的崩溃是躲避责任,甚至是自杀行为的结果。
欧洲抛弃了威斯特伐利亚原则,又不情愿使用必要的武力维护它宣称的道义原则,结果又一次陷入战争。
战后,欧洲再次面临秩序重塑。
战后的欧洲秩序
两次世界大战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概念和均势原则在当代欧洲大陆秩序中的重要性锐减。
两者残存的影响也许会继续存在下去,尤其是在大发现和扩张时代这一概念和原则传播到的一些国家。
4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洲赖以号令世界的物质和心理能力荡然无存。
除了瑞士和瑞典外,欧洲大陆上的所有国家都有过被外国军队占领的经历,各国经济凋敝。
显然,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包括瑞士和瑞典)有能力凭借自己的力量决定本国的未来。
西欧借助道义力量走上了一条缔造秩序的新路。
这要归功于三位伟人的努力:德国的阿登纳、法国的舒曼和意大利的加斯佩里。
三人都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并在战前完成学业,依然对旧欧洲关于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部分哲学观点坚信不疑。
因此,他们有远见、有毅力去消除造成欧洲悲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