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十年忽不见。
咸通十二年,毗陵道士李褐,性褊急,好凌侮人。
忽有贫士诣褐乞食,褐不之与,加以叱责。
贫者唯唯而去。
数日,有白马从白衣者六七人诣褐,褐礼接之。
因问褐曰:&ldo;颇相记乎?&rdo;褐视其状貌,乃前之贫士也。
逡巡欲谢之,惭未发言。
忽语褐曰:&ldo;子修道未知其门,而好凌人侮俗,何道可冀?子颇知有寒山子邪?&rdo;答曰:&ldo;知。
&rdo;曰:&ldo;即吾是矣。
吾始谓汝可教,今不可也。
修生之道,除嗜去欲,啬神抱和,所以无累也;内抑其心,外检其身,所以无过也;先人后己,知柔守谦,所以安身也;善推于人,不善归诸身,所以积德也;功不在小,立之无怠,过不在大,去而不贰,所以积功也。
然后内行充而外丹至,可以冀道于仿佛耳。
子之三毒未剪,以冠簪为饰,可谓虎豹之鞟,而犬豕之质也。
&rdo;出门乘马而去,竟不复见。
[18]
杜光庭在这里说的是&ldo;不见&rdo;之后(死后)的事情,这里的寒山俨然是一位得道飞升的神仙,他的出现是来点化一个道士。
除此之外,道教方面对于寒山的神化记载基本上没有见于现存的文献之中。
或者由于道教强调清静无为,所以这方面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加之佛教在中国传统上势力比较大,道教的影响相对而言就更加显得不足了。
当然,不管是道化,还是佛化,对于寒山本人而言,都是一种曲解。
因为准确地说,寒山仅仅是一个隐士而已。
就其身份而言,他非儒非道亦非佛。
而就其精神气质而言,则亦儒亦道亦佛。
这就是寒山,一个精神的复合体,在他身上既有儒者的真诚入世,有道者的清修出世,又有释者的般若禅趣。
对于后人而言,从其所流传下来的诗歌中,依稀可以分辨出他的这种特点。
寒山诗流传,首先是在禅门之中。
伪闾丘胤序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加在寒山身上的神话光环,使得寒山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不是世间的&ldo;诗人&rdo;,而是一个神之又神的文殊菩萨转世的僧人,其行为的疯癫则恰恰表明了其不同凡俗,而这也正是后世的人所推崇的。
就可靠的文献资料来看,至少自晚唐起,寒山诗就开始在文人阶层及禅门中流传,诗僧贯休的&ldo;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rdo;[19],齐己的&ldo;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rdo;[20],曹山本寂作有《对寒山诗》七卷,这是最早的寒山诗注释,可惜已经亡佚。
宋代,佛门中已有法灯、慈受深、中峰明本诸长老之拟唱,元释英有&ldo;始信文字妙,妙不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