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兰亭序下落之迷(2)
又一说:隋末,广州一位好事的僧人得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
这个僧人有三样宝物,非常珍惜的收藏着。
一是王羲之手书《兰亭序》,二是铜制神龟,三是铁制如意。
唐太宗知道后,他派去一个人,用欺骗的手段,从这位僧人手里弄到了《兰亭序》。
僧人失去《兰亭序》后说:&ldo;第一宝物没有了,其余的宝物还有什么会值得可爱收藏的呢?&rdo;于是用如意击石,打断了扔了;又将铜龟的一只脚摔坏了,从此不能行走。
这一种说法可能是第一种说法的误传。
无论如何,这两种说法都承认是唐太宗得到了《兰亭序》。
然而,唐太宗千辛万苦得到的《兰亭序》是否是王羲之的真迹却得到了后人的怀疑。
1965年5月22日起,《光明日报》连载了郭沫若写的长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的真伪》,文中的王兴之是王羲之的堂兄弟,谢鲲是晋朝宰相谢安的伯父,二人的墓志都是用隶书写成,和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不一样,他推断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并经多方考证,认为《兰亭序》后半部分有悲观论调,不符合当时的思想,从而确认《兰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而是王羲之第七代孙永兴寺和尚智永所&ldo;依托&rdo;,即冒名王羲之的伪作。
他还进一步提出,&ldo;现存王羲之的草书,是否都是王羲之的真迹,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rdo;郭沫若此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和极大关注。
南京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认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贴摹本也足以证明楷书字体在当时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认为《兰亭序》&ldo;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rdo;。
1998年8月17日,在南京东郊与王羲之同代的东晋名臣高崧墓中,出土了两件楷体墓志。
另外,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发现的30多件同时期墓碑上,不仅有隶书,还有行楷、隶楷,说明当时多种书体并存。
1999年在南京举行的关于《兰亭序》的学术研讨会上,依然存在各种不同意见。
看来这样的学术争论还将继续下去,只不过在书法界的多数人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仍持传统观点罢了。
虽然后人对于《兰亭序》存有真伪之争。
可当年唐太宗得到了《兰亭序》却是一致的看法。
那么,唐太宗死后,《兰亭序》又流落何处呢?
唐太宗临死前,他嘱咐儿子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把《兰亭序》放进他的棺材。
李治遵命,用玉匣装着《兰亭序》藏在了唐太宗的坟墓昭陵里。
唐末五代的军阀温韬在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期间,史籍记载:&ldo;在镇七年,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rdo;,李世民的昭陵自然难以幸免,由于昭陵修筑异常坚固,他让士兵费尽力气打通了75丈长的墓道,进入地宫,见其建筑及内部设施之宏丽,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样。
墓室正中是太宗的正寝,正寝东西两厢各有一座石床,床上放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
铁匣里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
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无女主无女主无女主,无女主学霸文!双一流大学数学硕士,获得学霸系统。从理论数学到应用物理。从康托猜想到万有理论。八大千禧年难题物理四大神兽希尔伯特23个问题核聚变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
当个演员是种什么体验?向阳,衡店大神兼职亚洲普通青年,重生了。这次他想好好体验体验。从亮剑开始,每一个角色,无论复杂还是简单,都是一段人生,都有苦辣酸甜。群218154038v群895121669(需有粉丝值,老书也行)...
就是扯淡,喜欢就看。多回复鼓励一下,让俺有劲头编下去。...
九鼎龙宫,黄泉密档,雪山尸魅,阴阳客栈从我向阴间借命开始,此生便不得安宁。每次借命都是一场生死之局。一次次殊死较量,一次次死里逃生之后,我都在等着下一个阴司密令,好让自己再活下去。当我觉得自己摆脱了命运的纠缠,却发现老天给我也准备了一口棺材!...
关于从柯南世界开始的打工者物语打工是肯定要打工的,这辈子都要打工的,身为无产阶级,只有让资本家敲骨吸髓才能勉强生存总而言之,就是在柯南世界打工的故事很平淡的日常用南家三妹的话来说请不要过度期待还有啊,别问女主是谁,问就是步美...
新书农门恶女神秘猎户来种田已经上传!重生回去的第一天,叶卿就把十里八村长得最好看的那个汉子给扑倒了。两人来了个嘴对嘴的亲密接触,叶卿好方。她才是那个身娇体软易推倒的,好不好!那个最好看的汉子卿卿,我不是个随便的人,村夫也是有贞洁的,你要负责!叶卿看着汉子那完美的身材,好看的脸蛋,豁出去了本姑娘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