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百姓面对面无表情的差役也不觉得可怕。
每当知府衙门有大批衙役出来,不担心盐价的城中富户还跟上去看热闹。
二月十日,涉案的京官入狱,扬州城多出三家卖盐的铺子。
新铺子卖的盐比以前的盐便宜,百姓奔走相告‐‐赶紧去买盐,过了今天没明天了。
二月十一日,三家铺子一开门,里面的盐就被抢买空。
扬州商人们正准备打听三家铺子的来历,人还没派出去,得知铺子空了,又是无语又是想笑。
翌日傍晚,等着看热闹的扬州商人们傻眼,运河边又来三艘盐船,三家铺子被塞的满满的,价钱还跟昨儿开业第一天一模一样。
瞧着便宜屯了十几斤盐的普通老百姓也傻眼,纷纷问掌柜和伙计,铺子里的盐以后是不是都这个价。
掌柜想也没想,就说等以后天气暖和,路上好走了,盐会比现在便宜。
&ldo;便宜&rdo;两个字一出,囤盐的百姓后悔不迭。
二月十三日,大理寺开堂审理涉案的京官时,扬州百姓挑着食盐到新开的三家盐铺子附近卖盐。
而他们的盐自然是前天囤的盐。
掌柜见状,非但没拦着,瞧着外面风大,还把门打开请百姓进屋卖盐。
盐不准私下买卖,可是百姓怕囤的盐融化了,就跟来买盐的人以物换物。
以致于三家铺子到了晚上总共没卖出去一百斤盐。
掌柜不着急,伙计趴在柜台上打瞌睡,可把一群看热闹的人看的一愣一愣,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三家铺子到底什么路数。
三家铺子里的盐其实并不多,每家铺子只有百斤,其他的袋子里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和黄橙橙的小米。
胤禛怕扬州缺盐,倒卖私盐的人趁机敛财,才这么着急开三家铺子,在百姓买盐的时候,要买多少卖多少,随后又运来三船盐暗示城中百姓,不用慌,盐要多少有多少,来稳定民心,也断了私盐贩子的念头。
百姓不抢盐了,胤禛就给胤峨写信,命胤峨送盐。
胤峨亲自前往同意由朝廷接管的盐场拉盐。
二月下旬,扬州又来两船盐,将信将疑的商人也不得不相信盐铺子里的掌柜和伙计的说辞,盐以后会越来越便宜。
三月中,供给江、浙、安徽、山东和河南五地的盐场都同意朝廷接管,胤禛使人贴出告示,打三月十八日起,食盐不再官营。
消息一出,四方哗然。
从汉朝到如今,将近两千年,盐一直由官营,怎么可能说取消就取消?没有任何人相信。
随后,扬州知府又对外公布自由买卖食盐的要求。
百姓看到第一个要求便是所有盐商都得去官府登记,第二便是卖的盐只能是朝廷规定那几家盐场。
若被查到盐来自私人盐场,所有盐和家产充公。
扬州百姓顿时相信,平头老百姓也可以开铺子卖盐。
手里屯着大批私盐的盐贩子依然不愿相信,可是胤禛并没有给他们过多时间考虑,四月中就对外放出消息,两广地区用的盐是来自南海,而且南海的盐比东海边产的盐便宜。
康熙此时也知道一走大半年,过年都不回来陪他这个老父亲的儿子们都干什么去了。
第225章败家皇帝
胤禛等人一直不回来,康熙很想找胤礽问个究竟,可每当话到嘴边,倔强的太上皇就开始犹豫,然后就犹豫到弘晏回来。
弘晏去慈宁宫给康熙请安时,康熙问胤禛在江南忙什么,弘晏说那边盐税缺口大,他四叔忙着查盐商。
这件事康熙已经知道,他做梦也想不到胤禛这次是把大盐商连根拔起,便问他的其他儿子在做什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承平六十载,盛世文娱兴。文化产业年值万亿,成为国民支柱产业之一电影票房产值百亿,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网剧网综彗星般崛起,互联网成为全新娱乐平台。这是娱乐的盛世,这是文化的狂欢,这是好吧,我实在是编不下去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年轻人,重生少年的故事,很简单的。******群号755453903,欢迎来玩。...
我叫祁玉,刚穿越到古惑仔的世界里,现在很慌,请问有没有穿越者指南,在线等,急这是一个由港片世界起步,从港综到漫威,最终走向一拳超人的故事。...
关于我终于觉醒了龙游浅水那些年,鱼虫虾蟹都来戏,蓦然一日龙抬头,江河湖海水倒流!...
苏子墨得到了一家叫阿鱼鱼鱼的店,出售店内商品就可以增加余寿,但苏子墨得先去噩梦世界进货才行!资深炮灰那边的新人,放下花瓶,放下纸巾,放下阿飘的鞋子!快跑啊!!店是安于一隅,不是阿鱼鱼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