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面有骑士乘马握剑刺虎的图像,即证明了这一特征。
由于剑仅限于击刺的单
纯动作,在驰驱如飞的骑兵手里是发挥不了太大作用的。
也正是由于这诸多
的局限,才使骑兵无法充当作战的主力而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
战国时期,
秦国有兵员100多万,其中&ldo;带甲&rdo;(指步卒或作&ldo;奋击&rdo;)百万,战车兵
数千乘,而骑兵仅有1万。
包括后来发掘的秦涌三号坑,从出土的情况看,
三坑中约有步兵涌6千多,战车140余乘,骑兵俑116骑。
从文献记载和考
古资料提供的双重数字表明:秦惠文王时,秦国的骑兵占军队总数的1%左
右。
到了秦始皇时,骑兵的比例已升至2%,这时步兵仍是作战主力,车兵
的地位仍然高于骑兵。
即是骑兵使用率最大、也最多的赵国,骑兵在军队中
的比例也还是有限。
战国晚期,赵国名将李牧在重新整编部队时,依然是以
车兵1300乘为主,骑兵13000匹为辅。
而在军队的总数中,骑兵所占的比例
也不过是8%左右。
况且这是在赵武灵王&ldo;胡服骑射&rdo;后七、八十年的情况。
在其他诸侯国家中,骑兵的比例更少,不过1%左右。
骑兵在战国时期已初露锋芒,但迟迟没有形成战场主力的原因固然很
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便是在骑兵史的改革进程中很小又极为重要
的一个部件‐‐马蹬的产生和利用。
从秦俑二号坑的骑兵俑来看,骑兵们不
但既无马蹬,连踏蹬也没有,由此可以断定骑兵们在上马时,是双手按住马
背跳跃上去的。
上马后的骑兵抓紧缰索,贴附马背以防颠落。
由于没有马蹬,
在奔驰特别是作战时,就不能靠小腿夹紧马腹来控制座骑,更谈不上腾出双
手来全力挥斥武器与敌搏杀,在攻击力与灵活性上都大受限制的情形中,也
注定了不能使用长柄兵器更有效地杀伤敌人这一时代局限和遗憾。
那么,作为极具重要性的小小马蹬是何时产生的?尽管众说不一,但长
沙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墓出土陶骑俑的马鞍左侧吊有一蹬,这是被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最旱的马蹬。
但因为只有一只,有的学者便认为不是马蹬,
而很可能是上马时的踏蹬,两只脚分踩的马蹬,是十六国时期才出现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