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在昆明的那个夜晚我失眠了,我想了很多很多,这些年里听说的知青情变故事,一一浮上心头。
最初的构思逐渐在我心头萌动着,一些人物开始浮出水面,一些矛盾慢慢成型,这全都是西双版纳这块神奇的土地带给我的。
直到今天我还和西双版纳保持着联系,2000年的夏秋之交,版纳州人民政府授予我为&ldo;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荣誉州民&rdo;,说我的创作对西双版纳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殊不知,《孽债》的创作本身,也从西双版纳这块土地上汲取了很多的养料。
说着说着似乎离题了,至于《孽债》具体的艺术构思,我想在下一篇文字中接着谈。
(2001年2月)
《孽债》最初的&ldo;单线条&rdo;(1)
这是一个取单线发展的故事。
从一开始,我只想将这一题材写成线型结构的长篇小说,并且可以写得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
可能是因为我长期生活在贵州,接触过包括苗族、布依族、水族、侗族、彝族在内的众
多少数民族;尤其是在民族节日期间,少数民族的姑娘们穿上精心缝制的服装,戴上头饰,去街子、花场上跳芦笙、赶街的时候,我常常会突发奇想,要是这么一个纯情朴素的姑娘,走进上海市民拥塞的弄堂,走进一个平静的三口之家,会是怎么一个情景?
也许是多次这么想过,到构思《孽债》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像美霞这样俏丽的一个小姑娘,到上海来寻找她的生身父亲的情节。
这是长篇小说的&ldo;核&rdo;。
所有的亮点都随着这一个&ldo;核&rdo;在闪烁,在跃动。
以后所有的故事和情节的展开,都随着这一个&ldo;核&rdo;在转动。
有了这一点想像,其余的人物和故事都像插上了翅膀,能够腾跃起来,能够飞起来。
小姑娘到上海,寻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呢?
是沈若尘这样的父亲。
他曾经在版纳呆过,和美霞的妈妈有过恋情,有过婚姻,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过去。
也正因为此,才有了美霞。
他现在是一个中年知识分子,是一位杂志社能干的编辑。
为什么恰恰是编辑职业而不是其他职业呢?原因只有一个,我对这个职业的工作很熟悉。
当作家之前,当了作家之后,我一直在与各个年龄层次的编辑打交道。
整个80年代的后半期,我也一直在《山花》文学杂志社出任主编,和各式各样的编辑们共事。
只是我安排沈若尘当的是一本社会型杂志的编辑,这样便于&ldo;他&rdo;更多地和社会各方面的人士接触和打交道,为的是在行文时更加自如一些。
长篇小说的写作总是这样,不可能构思得面面俱到,写着、写着,会有很多原先想像不到的东西冒出来,把自己笔下的人物框得太死,限制得太紧,反而会束缚了手脚。
《孽债》已经是我的第21本长篇小说了,不敢说有多少经验,失败的教训我是有一些的。
有了美霞,有了父亲沈若尘,必须还得给沈若尘像所有的正常中年男子一样,安排一个家。
也就是说,他回上海以后,又结了婚,有了一个儿子,宝贝儿子。
于是就有了梅云清和儿子焰焰(电视剧中为叫起来爽口改成了&ldo;扬扬&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