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欲向江南争半壁(10)
朕幼年即羡闻我摄政睿亲王致书明臣史可法事,而未见其文。
昨辑宗室王公功绩表传,乃得读其文;所为揭大义而示正理,引&ldo;春秋&rdo;之法斥偏安之非,旨正词严,心实嘉之。
而所云(史)可法遣人报书,语多不屈,固未尝载其书语也。
夫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不载其语,不有失忠臣之心乎?且其语不载,则后世之人将不知其何所谓,必有疑恶其语而去之者;是大不可也。
因命儒臣物色之书市及藏书家,则亦不可得;复命索之于内阁册库,乃始得焉。
卒读一再,惜可法之孤忠,叹福王之不慧;有如此臣而不能信用,使权jian掣其肘而卒至沦亡也!
福王即信用可法,其能守长江而为南宋之偏安与否,犹未可知;而况燕雀处堂,无深谋远虑!
使兵顿饷竭,忠臣流涕顿足而叹无能为力,惟有一死以报国;是不大可哀乎!
如果说南明诸臣皆愦愦,也不是事实。
崇祯时代曾任大学士的魏德璟就曾上书,认为顺治帝年幼登基,诸位清廷贵族争权,李闯仓皇奔命,明朝大可乘机恢复中原,文武合力,逐次收拾旧山河。
高杰、黄得功等武将,也曾想挥师北入河南然后进陕西,他们对朝中大臣向清朝示弱讲和之举大不以为然。
但是,当权文臣马士英、史可法的态度决定了南明的政策指向,这些人沉浸于&ldo;借清灭寇&rdo;、&ldo;南北分治&rdo;的梦想中,咬牙切齿想先灭掉&ldo;流贼&rdo;。
他们不懂得,清朝才是南明最阴险、最凶恶的敌人。
由于南明政权在几个月内力图讨好清朝,不思进取,多尔衮风风火火加快了对农民军的军事行动,毫不顾忌地着力平灭李自成余部。
十月下旬,多尔衮传檄江南,派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统领汉人二王孔有德和耿仲明,共率两万多精兵,直往江南杀来。
多尔衮举兵的借口有三:第一,南明擅立福王。
第二,南明不思&ldo;讨贼&rdo;,诸将拥众害民。
第三,崇祯帝自缢,南明诸臣穴鼠思懦,无人臣之礼。
幸亏其间李自成大顺军对怀庆府展开猛攻,多尔衮忙令多铎进入河南与阿济格联手作战,这才给了南明小朝廷一次喘息的机会。
使臣碧血洒北京
‐‐左懋第的凛然北行
马士英、史可法等弘光大臣定下&ldo;借清灭虏&rdo;基调后,明朝前都督同知陈洪范上疏弘光帝,&ldo;自告奋勇&rdo;,毛遂自荐,要替朝廷充当使臣,前往北京与清廷谈判。
弘光朝廷很高兴,陈洪范军将出身,与吴三桂有深厚交情,他主动地不惧生死作为使臣到北京,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其实,这位陈洪范,与降清的明将唐虞时早就搭上线,暗与多尔衮书信往来,其实是清朝的jian细耳目。
日后,北使数人,仅他一人获生还。
为了掩盖自己的变节和暗中通敌,他作《北使纪略》一文,为自己的行为涂脂抹粉。
这个笔记虽是涂饰之文,南明使团的详细经过,也正因为他的记载,得以非常完整、详周的记录。
得知陈洪范即将去北京的消息后,大臣左懋第由于其母灵柩在北京,就主动表示要充当使节。
最终,南明朝廷进左懋第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进马绍愉为太仆寺少卿,进陈洪范为太子太傅,让三人率使团出使北京。
一般派使臣去敌国谈判,中原王朝为隆重其事,都会加使者官衔。
左懋第受命后,却认为马绍愉不该同行,因为以前在崇祯朝,马绍愉因&ldo;款虏辱国&rdo;曾被左懋第弹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