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7章

这是民歌创作的基本过程,也是它的典型化过程。

民歌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在流传中逐渐定型,所以,客观因素相对地就强一些。

现在搜集到的八千首民歌,它的胚胎绝不限于八千首,可能很多很多。

这些民歌在流传过程中虽然经千万颗心、过千万张口,内容增强了,反映的思想感情更普遍了,但仍是在原题材基础上的增强,它的艺术上的特殊性也相应地增强着。

劳动人民对于各种艺术的要求,娱乐性是他们很强调的。

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很高,哪首歌缺乏“新”

意,就会被自然淘汰。

而“新”

,正是艺术反映上的独特,是艺术的生命。

从生活与艺术反映的关系看,一般决定着个别、特殊的价值。

从艺术反映本身看,个别、特殊又决定着一般的价值。

法国诗人歌德在他的《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中的一段话,基本上阐明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诗人究竟为一般而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这中间有很大的分别。

由前一种程序产生出的寓意诗,其中特殊只作为一个例证才有价值。

后一种程序才适合诗的本质,它表现出一种特殊,并不想到或明指出一般。

谁如果生动地掌握住这个特殊,他就会同时获得一般……。

以上说了这许多,无非是想从对陕北民歌的研究中得到一点启示。

陕北民歌正是从生活中的特殊着眼的,因为这个特殊之中本来就包含着一般,只是包含的程度不同罢了。

但经过长期的传唱,人们对生活的丰富感受逐渐赋予了民歌内容的丰富性,使之特殊更加特殊,一般达到了饱和。

当然,民歌毕竟与大部头的作品不同,受着体裁形式的限制,不可能拉开战线、摆开阵式“大干一场”

因而,每首歌的内容虽然达到了饱和,却反映的仍是生活的一鳞半爪,单独来看,象一颗颗碎小的珍珠,莫说生活的“主流”

,连“支流”

也谈不上,只能算是一滴滴水珠。

然而,若将陕北民歌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来看,它的份量就不一般了,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生动细腻、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画卷。

各类不同的“水珠”

汇在一起,便形成了一条条“支流”

,“支流”

汇在一起,便是一条社会生活的浩荡长河。

在这里,所有的歌子所反映出的生活都是陕北民歌这个艺术整体所创造的典型环境的一部分,每首歌中的人物都是典型形象,同时又是其他歌中的典型形象所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的一部分——首与首,人物与人物,这个环境与那个环境,完全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映照、相辅相成的关系。

说到这里,又使我想起了古人李斯的一句话:“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用这话来阐明主流与支流的关系,阐明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不是很恰当、很形象吗?只谈主流,却鄙夷支流和水珠,那个主流又从何而来呢?“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假如除去一切肢体,还有什么整体可言呢?

文艺作品的典型性,是对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而言,也只有把陕北民歌放进当时陕北生活里来检验,才会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

从历史看,陕北曾有过“三起三落”

相邻小说
或许你不懂得爱  他的手很撩人  同桌是?  《胎》  没有你,怎么办?  第十二秒  舍弟诸葛亮  穿成卷王反派的亲女儿  他在云之南  勉强幸福  神之回生  恋雨  守桥人  (独孤天下同人)宇文护  长陵  风暴眼  我家二爷  <樱花树下>  <樱花树下>  六日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