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我们不知道自己周围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若是碰到那些爱挑拨是非的人,即使我们没有说什么,他也要造谣生事,若是我们当真说了什么,他还不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因此,少说话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即使是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也不能什么话都说,万一这个人靠不住,把你说过的话四处宣扬,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你说的话可能也就跟原来不一样了。
就算你问心无愧,恐怕也难敌众人之口。
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这样的人是有很好的口才,然而也许他们不经意间已经得罪了很多人,自己却还不知道。
所以,我们宁愿藏拙,三缄其口,也不要做那个因一时口快而得罪他人的人。
话说三分为妙
子曰:&ldo;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rdo;
‐‐《论语&iddot;里仁》
孔子说:&ldo;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rdo;
南怀瑾先生认为&ldo;讷&rdo;,是好像嘴巴笨笨的。
利嘴除了教书、吹牛、唱歌以外,没什么用。
真正的仁者,不大会说空话,做起事情却很敏捷。
换句话说,先做后说,而不是光吹不做。
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过多地向旁人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藏拙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一般人总是急于向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知,以期得到别人的认同,获得满足感。
这样的人看似聪明无比,却是最傻的。
当你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推到别人的面前时,就再也没有隐私可言了,对于别人来说,你就不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人了。
&ldo;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rdo;,人心复杂多变,你对别人推心置腹,别人未必同样对你。
逢人就把肺腑之言说出来的人固然可敬,但却不值得提倡。
为了彰显自己的聪明而话说的太多的人很容易引起别人的不满,当你触犯别人的底线的时候,就会遭到别人的打击与报复。
要知道世上不只有你一个聪明人,而你偏偏要做那个出头的,自然会招来别人的不满,给自己增加困扰。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195年),就在曹军和蜀军在汉中僵持不下之时,曹操的主簿杨修却因一根&ldo;鸡肋&rdo;掉了性命。
而在此之后他便成了&ldo;聪明反被聪明误&rdo;的代表。
有一回,曹操让人造一座花园,造好后,曹操去看了一下,然后在门上写上了个&ldo;活&rdo;字就走了,结果是&ldo;人皆不晓其意&rdo;,杨修却说:&ldo;&lso;门&rso;内添&lso;活&rso;字,乃阔字也。
丞相嫌园门阔耳。
&rdo;
曹操为了防止别人暗害自己,便对别人说自己梦中好杀人,让大家不要在自己睡着时接近自己,并装模作样地杀死了一个替自己盖被子的近侍。
结果是&ldo;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rdo;,而又只有杨修了解曹操的意图,并对别人说:&ldo;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rdo;
曹操想考查一下曹丕、曹植临机处事的能力,分别派两人出城办事,却在暗中吩咐门吏不要放行。
结果,曹丕老老实实地退回来了,而曹植却在杨修的指点之下,杀了门吏,出城而去。
曹操手下的聪明人很多,像郭嘉、程昱、荀彧、贾诩等都才华横溢,他们却没有因为有才华而被曹操杀掉,这是因为他们懂得藏拙。
在与曹操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了解了曹操的个性,因此,总是三缄其口,尽量不说话,就算是说,也是很隐晦地说,因而没有遭到曹操的嫉恨。
曹操的二儿子曹植才思敏捷,聪明能干,很得曹操的宠爱,曹操决心废掉世子曹丕,而立曹植。
废长立幼在封建社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事情,往会引发动乱不安,所以大臣们总要据理力争,往往不惜豁出生命。
但做主子的人却往往不愿意听从臣子的意见,双方会闹得很僵。
曹操也是这样,自己下了废长立幼的决心,便不再愿意听臣子讨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