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章(第1页)

应该说,朱元璋在教育子孙时,并不讳言自己出身穷苦、早年生活窘迫这些事实,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流露出一种自豪。

但以上文人所犯之忌,恰恰又全是由于朱元璋认为他们在影射他的过去。

这似乎是很矛盾的现象。

换言之,那些往事,他自己说得,别人说不得;由他自己道来是一种滋味,而经文化人道来就是另一种滋味。

看来,最终还要归结到他在文化上的自卑心理,这心理转而导致他对知识分子怀有根深蒂固的猜忌,觉得这类人总是居心叵测,话里有话,专门借语言占便宜、使绊子。

朱元璋实际上患了&ldo;语言恐惧症&rdo;。

人就是如此被生活不可抗拒地书写。

尽管他现在君临天下、广有四海、统驭万民,但生活经历还是把他某一方面的自我感受定格在从前,使他到死在这个方面都高大不起来,而永远卑微。

他的每一次文字狱,他每一次疑神疑鬼,都在诉说着这可怜而弱小的自我。

虽然专制乃极权与生俱来和普遍之禀赋,而透过朱元璋,我们却进一步发现,如果这制度的意志由一个文化身份低微者来掌握,那么,它反理性的特质甚至可以越过政治、思想、伦理这些显性的一般社会内容,而直抵隐喻的世界;亦即,不光人们明确表达出来的思想将被限制,即便抽象的精神趣味,比如对语言的修辞、使用和选择怎样的字眼这类最低限度的个体精神自由,亦在干涉之列‐‐‐它们必须适合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一旦跨出这限度,后者就毫不犹豫地用暴力加以制止。

顺此逻辑,朱元璋的猜忌对象&ldo;合理&rdo;地从表笺一类公文扩散到文学创作,从个别字词的&ldo;不敬语&rdo;扩散到一篇诗文的主题与立意,从修辞的技巧层面扩散到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意识形态。

《国初事迹》载:

佥事陈养浩作诗云:&ldo;城南有嫠【寡妇曰嫠】妇,夜夜哭征夫。

&rdo;太祖知之,以其伤时。

取到湖广,投之于水。

旷夫怨妇,古诗历来最寻常的传统主题,不知被诗人吟咏了多少年,从不曾出事,这个陈养浩无非蹈故袭常,却落得个溺死的下场。

有两个和尚,一个叫守仁,一个叫德祥,喜欢作诗,也惹祸上身:

一初【守仁字】题翡翠【这里是鸟名,不是宝石】云:&ldo;见说炎州进翠衣,网罗一日遍东西。

羽毛亦足为身累,那得秋林好处栖。

&rdo;止庵【德祥字】有夏日西园诗:&ldo;新筑西园小草堂,热时无处可乘凉。

池塘六月由来浅,林木三年未得长。

欲净身心频扫地,爱开窗户不烧香。

晚风只有溪南柳,又畏蝉声闹夕阳。

&rdo;皆为太祖见之,谓守仁曰:&ldo;汝不欲仕我,谓我法网密耶?&rdo;谓德祥曰:&ldo;汝诗热时无处乘凉,以我刑法太严耶?又谓六月由浅,三年未长,谓我立国规模浅而不能与礼乐耶?频扫地,不烧香,是言我恐人议而肆杀,都不肯为善耶?&rdo;留罪之而不善终。

{34}

其实稍解诗趣的人都看得出,守仁诗是要说一种禅意,德祥诗表达的却是对自己心性修行未纯的省思;经朱元璋一读,则全部读成政治。

草莽之雄朱元璋草莽之雄朱元璋(21)

某寺庙壁间不知何人一时兴起,题诗其上,被朱元璋看到,竟将全寺僧人杀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万古魔帝重生都市

万古魔帝重生都市

关于万古魔帝重生都市万古魔帝重生归来,以强势功法逆天而行,不求恢复昔日荣光,只求今生万界独尊,霸临诸天万界。...

女校小保安

女校小保安

特种兵回归都市,应聘成了宿舍的保安。战场杀敌我在行,可是对付这么多学生,该怎么办才好?重回都市,强者终会崛起!...

末世恋爱守则

末世恋爱守则

关于末世恋爱守则文案言璃十三岁那年第一次见到时渐宇,时渐宇告诉她,晚上不要去湖边。那天夜里言璃的同学被不明动物袭击死亡。言璃第二次见到时渐宇时十五岁,时渐宇告诉她,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言璃第三次见到时渐宇时十七岁,时渐宇说一切有我。预收文起初的缘文案应小果喜欢韩子曜,以为只要用心去爱,就能和韩子曜幸福一辈子,直到所有一切都被生生撕碎,应小果才明白一直以来都只是她的一厢情愿韩子曜喜欢应小果,...

我在东京当剑仙

我在东京当剑仙

从灵气复苏大时代穿越到灵气复苏一年前的日本,成为一名十六岁的高中生,木村和树。他战战兢兢刻苦修炼,省吃俭用的筹备资源,期望在灵气复苏后将全人类甩开。可上天却充满恶意的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一年后,灵气复苏…并未如期而至。...

肥妻喜临门

肥妻喜临门

关于肥妻喜临门重生成为一个又肥又懒的已婚妇女怎么办?...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