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更何况,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言论,就其在读书识字人群中的影响面而言,还不如张之洞,一部《劝学篇》仅仅在变法期间的印量就高达200万册。
而康有为著作的传播还是受到很大的阻碍,鼎力支持维新的地方实力派、湖南巡抚陈宝箴就曾上折子,要求光绪帝降旨销毁《孔子改制考》,他不认同康有为的这套学说。
而张之洞的&ldo;中体西用&rdo;能获得最大多数人的认同,所以,陈宝箴主张由张之洞这样有从政阅历的稳健派进人朝廷中枢,主持维新大业。
这一步还没来得及实行,形势就已逆转,遭到革职处分的陈氏父子抱恨终天。
反思戊戌年,不能孤立地把百日维新摘出来。
往前推,至少要从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人手,甚至更早;往后,要看庚子年的八国联军进京,以及由此引发的晚清新政,乃至清朝的覆灭。
历史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每一个事件都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拔起萝卜带起泥,观察历史要有一定的纵深感,同时还要看到不同的历史侧面,了解戊戌年的基本史实,不能只听康、梁的一家之言,还要看方方面面的记录,比如外国观察者的记录、故宫的档案、反对变法者的记录,哪怕是袁世凯的《戊戌日记》也是值得一读的,当然我们要有分辨的眼光。
只有来自不同方向的大量史料都呈现出来,我们才有可能把握较为完整的历史真相。
只有了解真相,我们才有可能告别历史的伤痛。
无论如何,110多年后,这条告别之路已经在我们的脚下铺开。
摩登人物的登场
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开始于戊戌变法前后,可以这几个人为标志。
第--个人是张謇,他在1894年也就是甲午战争那年中状元时已经41岁。
在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他因缘际会,在故乡江苏南通开始实业救国生涯,当戊戌变法之时,他筹办大生纱厂已进人第四个年头,变法第二年,在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他的纱厂终于开机生产了。
在一个&ldo;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rdo;,士农工商的排行中&ldo;商&rdo;仍居末位的时代,一个状元要以翰林身份去走一条前无古人的实业家道路,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第二个人是蔡元培,1892年他25岁那年中的进士。
他虽然认同维新变革的思想,却不赞同康有为浮急的做法,认为中国这样大,积弊如此深,不在根本上培养人才人手,企望靠几道上谕一举解决问题。
未免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
戊戌变法失败,他并未被牵连,但他在当年9月毅然离开了翰林院,辞官南下,选择教育救国之路,先是在绍兴,后来辗转到上海,开始他的近代办学事业,他成为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不是偶然的。
第三个人是张元济,他和蔡元培同是浙江人,同一年中进士。
戊戌变法的百日间,他曾受到光绪帝的亲自召见。
变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