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此外,秦国表面上其中心咸阳离长平前线千里之遥,但其拥有安邑、野王这两个西、南两面对长平形成对进夹击之势的战略前进基地,在体系上就算一败也有所退避保证。
秦国也明白,赵国同样知道决战是不可避免的。
赵国正处于政治与军事,战略与战术两不协调的境地之中。
秦国认为,就军事战术而言,赵取守势,则秦军难以越雷池一步;就政治策略,赵取攻势更符合自身利益。
所以,如果想让赵军主动出击则必须替赵国解决这两种相互不协调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秦国做了这样几件事:、
一,不见兔子不撒鹰,始终保持十几万大军的军事压力不断与赵军相持,加强战略上赵国需要进攻的心理。
二,政治、军事示弱,不过多增兵。
首先就当时的客观条件而言,保持太多的军队&ldo;长期&rdo;出国作战是生产力所不能承守的,另外就需要而言,为了解决赵军战术上不该进攻的问题,秦国也不该向前线增兵。
同时就是利用谕论攻势造成赵集团自己的军队有进攻的能力的感觉,促使赵军增兵换将,一战而出。
就秦而言,对赵国增兵出击而言是有事先准备的。
就逻辑而言,赵若想速决战就必须在兵力上压倒对手。
秦赵两国谁都没有瞧不起对手的军队。
在上述前提之下,秦国终于拿出了一套完善的政治、军事一体化谋略。
秦国除了投入长平关一线的十几万大军以外,全国军民实际上也同时做好了全军出击,一决雌雄的准备。
就这样,赵王终于决定下达出击命令了。
赵括带着二十五万援兵达到了长平一线。
就四十五万的兵力而言,我们可以知道,这样一个数字不是当时一个国家所能长期承受的数字,赵国此举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赵括上任前所接到的命令只有四个字:&ldo;速战速决!
&rdo;换言之,赵括后来的轻出本就是他的使命,而非其各人失误。
另一边,白起也秘密进入了秦军前线指挥部。
此时的白起已是六十有余了。
而伴随着白起的上任,秦国全国主力也已经秘密完成动员准备!
现在,我们来看看两军换将直后的情况。
就史书提供的资料,秦军主力已经做好后撤准备,同时派一路人马进攻了赵军阵地,赵军将其击败。
随后秦军佯败后撤,赵军全线压上,企图全歼这十几万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