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56章

第二个不足之处是小说跳跃的幅度太快,刚刚还在讲伏击小鬼子,可刚看见打死2个鬼子,这个故事就不讲了,再也不提了,真的就好像一阵风刮过去了。

鬼子是如何对付的,胶东人民为什么又放弃了这种打法,而让鬼子肆无忌惮地闯进山里祸害老百姓,作者一会讲男人,一会儿讲女人,一会儿讲这位,一会儿又讲那位,转换的太快,我的情绪根本跟不过来。

另外,作者在小说的创作中只注重描写妇救会的工作,而其他的象农救会、民兵队、儿童团等组织简直就是一盘散沙,很难在作品里见到他们出面干几件上得了台面的任何事,也不知道他们天天跑到哪里去了。

没有人站岗,没有人放哨,没有人拿起枪来和鬼子作斗争,眼睁睁地瞅着组织受损失。

我不知道作者是如何构思这部作品的,为什么忽略了民兵的作用。

每次缴获的枪支弹药不是埋起来了,就是不知去向,上级放下来的几支枪也没见村里的民兵正儿八经地使用过,难道让民兵发挥点作用就这么难吗?

比如,杨华和吉顺等人设计在一条废弃的矿井里杀死了三个日本鬼子和六个伪军,就是说他们缴获了九支枪,可他们是怎么处理枪支弹药的呢?&ldo;大家收拾好枪支弹药,埋到地下。

&rdo;也许这段事情是真实的,他们确实没要枪支弹药,是不是他们怕枪支弹药放在家中会引起麻烦。

但文学来源于生活,更应高于生活,我们不应该浪费抗日资源,好好的9条枪埋在地下,用不了多久就会生锈报废,怪可惜的。

《抗日烽火映山红》不敢说是一部上佳之作,但在抗日小说中也算是一部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的作品。

也难得昨日黄花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奉献给我们一桌丰盛而又免费的艺术大餐。

恐旦的点评

更新时间2009-09-2613:27:45字数3076

恐旦的点评:

这几天正好有空,就把这本书读一遍。

我之所以把注意力投放到这本书上,不在于书中描写的抗日场面有多么壮烈,不在于它的语言有多么华丽,不在于它的情节有多么扣人心弦,而在于它深刻、细腻、隽永的风格,在于它小人物的跌宕命运,在于它来自中国百姓最底层的也是最顽强的呐喊与反抗。

我读它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文字,都象有一股涓涓细流灌进心田,从表面浸到里面,所以,由不得不使我提起笔来,谈谈感想。

众所周知,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黑暗的年代里,侵略者张牙舞爪,穷凶极恶,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他们打砸抢烧,屠城毁村,悲惨事件时有发生,想想看,有多少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倒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变成累累白骨,成为万人坑的填充物。

不仅如此,日本人丧尽天良,奸淫良家妇女,然后再行屠杀,真是禽兽不如啊!

而读这本书,我感受到:

1,事件真实。

作者在书中,开始描写了一个叫杨华的女人,她是中共地下党员,到麦山夼村当老师,并从事地下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在此之前,这里没有地下党组织,自发成立的抗日武装也都处于无组织状态,村民们面对日本人的疯狂与残忍,只能忍气吞声,把牙打掉了往肚里咽。

但是,自从杨华来了以后,立即成立地下党组织,发展党员,把胶东人民英勇抗日的游击队引领到麦山夼,从此,文海城一带走上了有组织抗日的轨道。

我查阅了作家的一些背景资料,才获悉,杨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这样就赋予了本书有血有肉的真实性,让人感觉到,杨华所领导的抗日武装是整个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的一部分,象点点烽火中的一点,已经在麦山夼聚拢起来,呈现出燎原之势了。

众所周知,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在本书中,正是围绕杨华这个真实人物的存在,才让我们感受到,燃烧在胶东半岛上的抗日烽火由点及面,最后连成一片,吹不散,扑不灭,变成了日本侵略者的人间地狱。

2,场面真实。

在书中,作者不是把笔锋放在城镇或者大都市的背景上,而是放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渔村,这样,一下子就让我想到了土坯房,茅屋顶,大院子,菜园子,想到了海边象沙丁鱼一样排列的小渔船以及游荡在广阔海洋上的点点白帆。

甚至,通过作家的笔,我能嗅到乡间土路上的驴粪味,农家大院里的酱香味,飘荡在渔网上的鱼腥味。

作家的笔极其细腻,细腻得你抬眼就能看到、伸手就能摸到那些东西。

比如,作家对六月六庙会的描写,把甩粗布手巾的,上香的,唱大戏的,耍杂耍的,卖小吃的,喝羊肉汤的,嚼新麦子火烧的,写得淋漓尽致,好象他们不是在书里,而就在读者的眼前。

正是这些真实的庙会场景,让我们看到,中国农村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进而想到,如果没有侵略者,他们的日子过得是多么幸福呵!

然而,本人还没有从这个场面里拔出来,结果,二狗子带着日本鬼子来了,他们吆五喝六,横劈乱踢,把一个繁盛的庙会瞬间搅黄了。

再看看这帮二狗子都是什么模样,穿白细布汗衫,敞着黑绸子短袖衫衣襟,骑着脚踏车,叼着烟卷,嘴里不干不净的骂着,就这一番描写,活脱脱地把汉奸的嘴脸展现出来,谁要是不恨,那才怪呢。

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亲自经历,真想不到作家会写出这样的场面来。

但细一想,抗战已经过去60多年,作者不可能有这种经历,这就不能不让我惊叹作者的功力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现场考证,历史知识,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谁就是想编都编不出这样的文字。

相邻小说
斗罗:化身九尾,拐走小舞当老婆  九五帝尊他疯了  地狱鬼图  玄游梦踪之天池水怪  你喜欢猫吗  与魔主假成亲后  玩宝  万人迷娇妻她又在装哭  那个粉丝宠而不爱[娱乐圈]  烈焰中沦陷  国家阴谋4:维也纳死亡事件  霍格沃茨的和平主义亡灵巫师  陈玄江无双  重生之我的抗日铁血梦  云深不知春欲晚  当白月光觉醒事业心后  奋斗在红楼  最后的致意  [日韩同人]乃木坂事录  很高兴认识你[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