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但是,在战后抉助战败的德国在经济上重新站起来,这种可能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这种限度随着战争的继续而一天天变得狭窄了。
整个世界从事抗德战争所耗费的精力越多,用于和平时期的工业物资和粮食的储存就越少,而这些储存是在战后正可以用来帮助德国并加速其重建的。
农民当兵的越多,粮食生产就越少。
全世界转入军火生产的工厂越多,可以用于重建的产品就越少。
如果战争再延长下去,世界粮食匮乏的前景己可预见。
此外,德国并不是唯一的‐‐也非第一个‐‐在将来必须依靠外援的国家。
世界上每一个月所遭到的破坏都会使求援的队伍拉长,德国只是站在队伍的末尾,而等待领取的物资却会日见缺乏(传单,1944年春)。
战争的继续意味著造成更多无益的损失和牺牲,商且意味着战争将在德国本上结束,这就难免使德国人民遭到毁灭,使其生存化为乌有(传单,1944年8月)。
51打不赢的战争每进行一天,就意味着更多的灾难、混乱与匮乏(传单,1944年冬)。
战争结束后,在占领期间,德国人喜欢把当时的生活条件与他们认为盟国曾经允诺过的生活条件相比较,从而抱怨盟国食言。
所有的事实都说明,就具体允诺而言,德国人记忆中的东西是与现实完全对不上号的。
事实上盟国曾反复告诫过德国人,如果战争进行到底(实际是进行到底了),在物质方面所造成的后果将是惨重的,而德国人民承受这种后果不可避免地会最为惨重。
英国广播公司常常把德国人民比作坐在一列由疯子驾驶的火车上的乘客,这个发了疯的司机则横下一条心尽量加快车速,直到火车出轨为止。
他们唯一的希望是由哪一个乘客挺身而出,不怕付出四十个帝国马克的罚款,拉一拉火车内的警报索。
许多德国人都痛苦地意识到他们是处于这种危险的境地,但不准备动手去拉。
为了避免产生完全绝望之感,他们只好对战败后将会发生的情况尽可能作最有利的解释。
盟国不曾作过明确的承诺,却提出过一系列明白的告诫,这也许是真情实况。
但是,他们却谈了不少关于依法惩办纳粹战犯,建立一个坚定、严格而又公正的军政府。
再者,他们自以为与纳粹头目相比,他们是正派而诚实的人,承认自己肩负着基督教文明国家的责任,他们的整个态度就是从这样的假定出发的。
这样一种态度在占领军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时,能用什么来加以解释,就可能产生很大的意见分歧了。
对德国的占领,不管是如何完美无瑕,也不能和德国人对公正处置所作的解释一一合拍。
如果说有任何期望化为泡影,有任何承诺未能兑现的话,那都是德国人片面的想法,如果他们把占领的实际情况与戈培尔向他们倾注的关于占领前景的宣传作一番比较,他们就有理由感到惊喜交集了。
第三章 德国人的态度
据说蒙哥马利元帅在1946年5月寓开德国之前曾经说过,德国四分之三的人口是&ldo;顽强的纳粹分子&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