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序二

杜君立

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的历史无疑是最为源远流长的。

历史学家孟森先生说:“中国有史之系统,严正完美,实超乎万国之上。”

历史作为一种话语权,在数千年里经历了从民间到官方的转移和衍变,最后留下了一部皇皇巨著的“二十四史”

“作史固难,读史亦难。”

中国史籍浩如烟海,从二十四史、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到其他各种别史、杂史和野史,一个人即使穷经皓首,也读不完这么多历史。

仅“二十四史”

就有三千二百五十九卷,除非像吕思勉这样的历史研究者(吕将“二十四史”

通读了三遍),对一般读者来说,这样的正史难免会让人望而却步。

同时,这些高文典册的历史大多出自文人史官之手,并非为一般智识的普通民众而作,阅读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便出现了大量的民间说史和写史,即“演义”

小说的兴起。

《三国志》属于正史,《三国演义》则将历史民间化和文学化了,就社会影响而言,前者根本无以望后者之项背。

“罗贯中尝辑《三国演义》,风行海内,几乎家喻户晓,大有掩盖陈寿《三国志》的势力。

若论他内容事迹,半涉子虚。

一般社会能有几个读过正史?甚至正稗不分,误把罗氏《三国演义》当作《三国志》相看。”

对任何一个历史写作者来说,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传播久远,所谓“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这其实牵扯到“文”

与“史”

的差异性。

文史既相通又相异,历史小说不同于真正的历史,小说偏重于情节营造,历史偏重于真实性。

“夫正史尚直笔,小说尚曲笔,体裁原是不同,而世人之厌阅正史,乐观小说,亦即于此处分之。”

因真实性可疑,这种似驴非马的历史演义小说往往为学者所诟病,章学诚指责《三国演义》“创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

,“后世以讹传讹,将无作有,劝善不足,导欺有余”

,“凭虚捏造,以诬古而欺今”

一是乏人问津的所谓“正史”

,一是真假难辨的各种“演义”

“戏说”

,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中国历史始终陷于“贫困”

,以至于鲁迅先生说:“中国不但无正确之本国史,亦无世界史,妄人信口开河,青年莫名奇妙,知今知古,知外知内,都谈不到。”

近代西风东渐,大学兴起,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历史才开始在中国重新复苏,梁启超提出“新历史”

之说。

在这场历史启蒙运动中掀起一股“历史热”

相邻小说
世纪首善  乡村透视小仙医  重返八零之娇宠小辣妻  马背上的王朝:元史演义  夜司辰洛轻姝全本免费阅读  她真的好甜好甜呀  恶魔之吻:混世魔王拽丫头  我的味道竟如此甜美  清辉  雾中行者  快穿之男主又快挂了  安可安可  啧,她竟然  掌中巫界  寒爷你家娇妻是全能大佬  恶食之门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元史演义  驱魔甜妻:老公是只小狼狗  遇见你,在最初的年华里  这个食神来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