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根据刘次沅的解释和计算,可以确知文献中记载的&ldo;懿王元年天再旦&rdo;是发生于日出之际的一次日全食,这是对历史上天文名词&ldo;天再旦&rdo;的又一次可靠的诠释。
这次日食发生的时间为公元前899年4月21日早晨,观测地点在陕西凤翔大郑宫。
刘次沅通过天象记录对历史年代&ldo;懿王元年&rdo;即公元前899年的准确推算,把历史上的帝王纪年年号与公元纪年年号对应起来,从而形成了整个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惟一的一个精确到年、月、日、时、分的时间概念和支撑点。
这项成果的重大意义,除了成果本身对&ldo;工程&rdo;年代推定的价值外,同时也是一项世界性科学研究方法的重大突破。
继刘次沅观测推算的这一结果问世之后,在此之前所拟定的关于&ldo;工程&rdo;所列的推定西周王年的七个支点的研究全部完成。
当然,有了以上七个支点,并不意味着&ldo;工程&rdo;中整个西周列王年代研究的终结。
按照此前的课题设置,以上的研究成果还需要金文历谱的验证与支持。
同有字甲骨的14c测年一样,将金文历谱应用于年代学的研究,也是国外没有而中国独享的一大特色。
夏商周断代工程设置&ldo;西周金文历谱&rdo;这一专题,意在以西周青铜器的类型学为基础,以上述所开列的七个支点为框架,通过西周晚期66条年、月纪时词语和日干支确定的文献与金文材料,排出西周金文历谱,以验证西周每个王年的时代。
这一专题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陈久金具体负责。
对以上青铜器铭文和文献七个支点的研究可知,在历谱中,只有懿、孝、夷三位王的在位之年不能确定,但由于此前已经论定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厉王元年为公元前877年,懿、孝、夷三王共22年。
属于这一阶段的青铜器可排出三王年数不同的几种方案,结合文献记载和青铜器铭文中的人物关系,工程专家组认为以懿、孝、夷分别在位8年、6年、8年为最佳方案,孝、夷元年分别为公元前891年和公元前885年。
为了验证金文历谱的可信度,&ldo;工程&rdo;将其王年与西周考古14c测年对照,发现两者年代基本吻合。
从上表可以看出,整个西周列王的年代自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起,一直到曾制造了著名的&ldo;烽火戏诸侯&rdo;荒唐之举的那位幽王的覆亡,每个王的年代全部列出,整个西周的时间跨度为275年。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文献专题组的研究,关于西周的积年,两汉以后的文献记载分歧很大,且多不可靠,较可靠的先秦文献所载的西周积年在270年至290年之间。
因而,以上利用几个学科交叉推出的275年,应是合乎文献记载和历史真相的。
至此,夏商周断代工程所设置的整个西周列王年代的推算已全部完成。
第十章当惊世界殊(1)
学界大检阅
经过200多位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的努力,夏商周断代工程预定的第一至第八个课题的结题工作,于1999年春季基本完成。
由于8个课题的结果是根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和路线多层次建构而成,就需对各项成果进行一系列分析研究,并进行整合、匹配,才能建立起整个夏商周三代的总体年代学框架。
为此,&ldo;工程&rdo;在启动之始,就专门设立了&ldo;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综合和总结&rdo;课题,对各种成果进行收集、审查、分析、比较、研究,最后获取一个尽可能相互趋同并合乎历史真实的总成果。
自1999年5月中旬起,各课题、专题成果基本得以汇总,以李学勤为首的&ldo;工程&rdo;首席科学家,一面进行成果研究整合,一面着手主持《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1999阶段成果报告&iddot;简稿》(以下称《简稿》)的起草工作。
1999年8月,&ldo;工程&rdo;召开专家组会议,就完成的《简稿》进行审议。
在长达7天的讨论中,专家们对《简稿》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提出了修改意见。
随后,&ldo;工程&rdo;首席科学家与起草小组对《简稿》文本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和修改,进一步形成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1999阶段成果报告&iddot;简稿》(征求意见稿)。
此稿就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标、研究途径、实施情况,以及各课题、专题的研究成果等作了简要而较全面的介绍,并附有《夏商周年表》。
该年表中,所列的几个大的年代支点是:夏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的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之年为公元前1300年,武王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46年。
在这个大的框架之内,还有商后期与西周各列王的年数。
在成果正式对外公布之前,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领导小组的指示精神,由中国史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科技史学会,会同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办公室,1999年9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联合举办了&ldo;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学术报告会&rdo;,就&ldo;工程&rdo;制定的《简稿》广泛征求学界的意见。
受邀请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满怀期望与惊喜之情,纷纷从22所大学与30多个科研单位云集会场,聆听&ldo;工程&rdo;报告并参加研讨。
面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与会的200多位专家、学者群情激昂,精神振奋,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他们认为,这些成果体现和代表了当今年代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ldo;工程&rdo;所采取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学术探索,在自身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ldo;工程&rdo;成果所体现的众多专家、学者相互合作的群体意志和团队精神,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国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将产生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