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赵家搬到哈尔滨后,生活顿显拮据。
父亲在一家火磨(米面加工厂)记账,大哥在一白俄家赶马车,不久去苏联打工。
赵尚志先给一白俄老板当杂役,后来又到一家首饰店学徒,与二哥做卖面粉、月饼、烧饼的小生意,在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支行道里支行当信差。
1925年,大哥从苏联寄回一笔钱,家境好转,十七岁的赵尚志到许公中学读书,先为补习生。
他在朝阳县立高小读过三年书,主要是天资聪慧,当年即考入中学。
青年学生敏感、热情,精力充沛,学校又是个新思想流行的地方。
赵尚志从小胆大、机敏,善于独立思考,过早的社会底层打磨,又使他比一般同学敏锐、成熟。
而这一切迸发出最初的光芒,是在上海&ldo;五卅&rdo;运动后,迅速席卷各地的反帝爱国风暴中。
6月12日,哈工大、六中、三育、东华等学校代表,集聚普育学校,决定响应哈尔滨市救国后援会的号召,在学生中开展募捐活动,支持上海。
赵尚志是许公中学代表,回校被大家推选为学生自治会副会长兼交际股长。
在校园,在街头,在闹市,洪亮的嗓门,奔走的身影,怀揣着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世界,热血青年,豪情万丈。
接下来,在声援&ldo;五卅&rdo;运动中入党的赵尚志,在郭松龄倒戈引发的反奉运动中被开除学籍。
这时正值黄埔军校第4期招生,中共中央通知各地党组织选派党团员和进步青年投考,为武装斗争准备人才。
听说这个消息,赵尚志喜不自胜,党组织也同意他去。
一是因为他这个人适合学军事,二是反动军阀到处抓人,留在东北很危险。
从冰天雪地的哈尔滨,来到花红柳绿的广州,赵尚志被广东的革命形势激动着。
他的形势可是不妙。
笔试文化程度,口试对三民主义的认识,都没问题,在&ldo;体格试验&rdo;上卡住了。
当年和现在,在广东人心目中,东北人都是身高体壮的大汉形象。
眼前这个小伙子,倒是一口正宗的高粱米、大子口音,那个头在广东人堆里也只能算小个子。
赵尚志急了:俺就不明白了,这国民革命还怕人多吗?俺大老远来到这旮旯,你让俺去哪旮旯?当&ldo;街蹓子&rdo;(流浪街头,&ldo;街&rdo;音gāi)呀?俺也没钱了,俺也回不去了,俺也不走了,就在你这旮旯吃军饷了!
在许公中学,赵尚志是个穷学生,也是个好学生。
而在黄埔军校的经历,却鲜有记载。
很翔实的上中下一套《黄埔大传》连同附录的&ldo;同学录&rdo;中,甚至找不到&ldo;赵尚志&rdo;三个字。
但是,当这个好像天生就是来这个世界扛枪打鬼子的铁铮铮的汉子,终于感动上帝踏入黄埔军校后,还会有人怀疑他不会竭尽全力吗?
赵尚志的治军带兵生涯,是不时可见黄埔军校影子的。
1926年夏,赵尚志回到东北,翌年3月在长春被捕。
受审时,敌人问他是不是共产党员,他说俺是国民党员。
问他信仰什么,他说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还信奉基督教,滔滔不绝大讲三民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
入国民党者,基督教徒居多,遍及东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