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养廉银的发放让地方官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相比之下,京官的俸禄低微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对于这个问题,雍正帝也做了全面的考虑:如果京官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京官仍然会向地方官吏索要,地方官吏也一定会向京官送礼,这样,养廉问题就不会有根本的扭转。
雍正帝顾虑及此,于六年(1728年)下令,给吏、户、兵、刑、工五部尚书、侍郎发双俸,新增的这一份叫&ldo;恩俸&rdo;。
兼管部务的大学士也得双份俸银和禄米。
在京的品级较低的汉族官员,原先每年只领禄米十二石,大多不够家属食用,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令按照汉官俸银数目多寡相应发放禄米,使他们不至花大价钱到市场上购买,后又给他们增加俸银禄米。
这样,京官的困难也基本得到了解决,再没有人对耗羡归公一事评头论足了。
耗羡归公除了用于弥补亏空、发放养廉银之外,还用作地方上的办公费用,这一点在最早实行耗羡归公时就由山西布政使高成龄提出来了。
他说:&ldo;通省遇有不得已之费,即可用耗羡银支应。
&rdo;当时的湖广总督杨宗仁解释说,征收的耗羡一部分用来&ldo;充一切公事之费&rdo;,这样,就把每年的办公费用正式列入了政府计划之中。
雍正帝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并做出了总结:&ldo;将经年费用之款项、衙门事务之繁简,仪定公费,派给养廉,俾公事与私用,咸足取资。
&rdo;意思是把地方政府的办公费也列为耗羡中的重要开支。
由于耗羡银是按地定税的一定比例征收的,而地定税基本上固定不变,耗羡银因此也就相对固定下来。
同时,地方官员的养廉银和地方政府的办公费用因依照实际需要来确定,因此上下浮动不大,一般都比较稳定。
这样一来,地方政府自己的收入以及使用都比较固定,计划的因素加强了,基本上也维持了收支的平衡。
由此可见,核定办公费用的意义并不只在于防止贪污,澄清吏治。
它更大的历史意义在于,从固定办公费用开始,一种数字化的精确的政府管理思维开始萌芽。
较之以往粗放式的政府管理,办公费用固定化是政府在财政管理上的进步,也是对地方行政管理的一大促进。
养廉银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首先,养廉银的设置是封建国家和各级官吏在经济斗争中矛盾协调的产物,使用权既收归国家,又适当地照顾了官僚们的经济利益。
其次,养廉银的设置是清朝特有的防止官吏贪污的一种经济手段。
该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吏治有了好转,对清初因低俸而形成的腐败现象有所遏制。
雍正帝曾说过:&ldo;近观各省吏治,虽未必能彻底澄清,而公然贪赃犯法及侵盗钱粮者,亦觉甚少。
是众人悛改之象,与朕期望之意相符,亦可遂朕宽宥之初心矣。
&rdo;再次,养廉银制度的实施相对地减轻了百姓负担,对整饬吏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取缔规礼,禁收杂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