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琅琊台 许钦是在县城北面的校场找到大哥许忻的,他作为县尉,手下一共有五百名正卒。
秦朝实行郡县兵役制,以郡、县这两级行政单位来分别征发百姓入伍和打仗。
年满17岁“傅籍”
之后,男子便要开始服役,直到60岁止役。
一位秦朝男子一生中需要经历的兵役一共有三种:更卒、正卒和戍卒。
更卒一年一次,每次服役一个月,更取其轮流服役之意,有钱人可以出钱雇佣人代为服役。
卖海鲜 陈买一句“寄海鲜”
打开了许钦的思路。
确实青岛最出名的就是海鲜。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
,说明这块地方自古就水产富饶,并且产海盐。
秦代内陆人民最常食用的鱼类便是鲤鱼,很难食用到海鲜。
以古代的运输速度,十天半个月运到家中,有没有冰箱冷藏,海鲜都要变成海臭了。
虽然冰鉴周朝就有了,许钦也能照着博物馆里见过的文物画出图样来,但冰块的保存却非常不易,要皇室冬天采冰藏在冰窖里,夏天才能取用,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冰。
不能鲜着运,那只有两种办法:晒成干货,用盐和酒糟腌制。
说干就干,许钦带着陈买先去海市上逛了一圈,因为许钦自己是现代人的口味,就让陈买先尝尝,觉得好吃的许钦就在缯帛上画下来,准备做成产品手册带回去推广。
为了能够挑对海鲜,许钦还花了点经验值搜索了一些相关的文章。
能晒成的干的海鲜主要是一些贝类,汉代开始就有一些权贵喜食贝类的记载,《后汉书》中更是将“南蛎北鳆”
列为美味。
南蛎的蛎指的就是蛤蜊,其中青岛特产是花蛤。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农事历书《夏小正》里就提道:“雀入于海为蛤。”
古人认为雀鸟在九月飞入海中,就能化为蛤,其中被叫做历的是百岁燕所化,也就是花蛤。
花蛤一般可以在海滩上挖到,白壳紫唇,有的壳上有花纹,取出肉煮熟后在沙滩上晒干,就成了花蛤干。
北鳆指的是一种现代讲起来也是究极美味的贝壳——鲍鱼。
虽然秦始皇死后就是被藏在鲍鱼车中,但那个时候的鲍鱼指的是咸鱼,所以会发臭,而现代所说的鲍鱼在秦汉时期被叫做鳆鱼。
史载王莽、曹操、孙权都喜食鳆鱼,到了南北朝的时候价格更是一路飙高,因为“江南无鳆鱼”
,一枚鳆鱼竟然需要花费千钱。
说明至少南北朝之前,鳆鱼还是济州半岛沿海才有的特产,琅琊县正好也在它的产地之内。
且不论王莽他们是怎么吃到鳆鱼的,许钦只能也将鲍鱼晒干。
此外还有扇贝、蛏子、海瓜子等各色贝壳,能晒成贝干的通通晒干,带回去无论煮熟了吃还是熬汤吃都十分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