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日本人却慌成一团,本来打算浑水摸鱼,现在‐中国内部洗牌洗的太快,稳定的也太快,西安威之,诱之,压之,一切都变的对日本极端不利。
此刻,日本在中国大陆的油料储备就已经几乎耗尽了。
日本陆军航空兵由于需要更多的油料而不得不停止不必要的战斗飞行,这也是陆军航空兵吃亏的原因,又不能如陆军的汽车改烧煤或者木炭,经济上的考虑占了很大比重。
东京惧怕南洋战区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油田‐‐其主要油料来源‐‐的疯狂袭击。
作为陆军也知道帝国在中国的储备基本上用尽了,而运输油料异常困难。
因此,必须考虑保护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油田,并且希望尽快在中国找到新的油源或者控制一个新的油田,这对于日本打算进行的长期战争而言非常关键,而新的油田,那里有啊。
在登陆美国后,美国在坦克重炮产量上对日本构成压倒优势,其年生产能力竟超过了日本20倍。
联想到日军是在比欧洲和北非更为广阔的中国大陆及东南亚以及美国本土3个不同而遥远的战场同时作战,长期战争必定捉襟见肘的命运可想而知。
日本在美国占领区,不得不用移民开拓团的贫民去填补战线的巨大缺口,他们手里拿的武器五花八门,从滑膛枪到日本刀,还有竹子长矛,还有杀害的美国居民家里抢夺或者征发的武器,更多的是用占领区工业生产的枪械,平民用人海战术来应对美国的火海战术,从老人到小孩到妇女,但是意志无法代替钢铁,奢侈的美国人用钢铁用炸药一步步的向前进,在付出400万军队和移民的生命后,日本还是被压缩在东海岸的狭小区域,这里还有日本80个师团的力量,还有900万移民,力量仍不可忽视。
因为海上运输线已经被切断,只有潜艇还能靠岸,美国人提出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因为他们也不想付出更大的牺牲,日本人的答复是------千万玉碎,据说随军大主教仁慈的说既然如此,请宽恕他的子民对平民的暴力,看来在上帝与生命的选择,正义是多么难,随军大主教据说整天都在祈祷。
日本对海运的依赖,使日本在任何时候都重视通过岛屿、水道的封锁,封闭对方海军力量,以保证自己的主要航运线不受威胁,所以日本建立了庞大的海军,为了同时应付4个遥远的战场‐中国,南洋,南太平洋,美国,其重要顺序是美国,中国,南太平洋,南洋;需要征集庞大的陆军战斗人员,但是军工、科研等与战争直接相关的部门,将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从其它生产部门中抽调各种专业人员。
经过1942年的全面动员后,1942年第三次全国总动员后,日本役龄男子数目是1779万‐就是16岁‐55岁男子,可供征兵的人数亦为1000万人左右,全军总兵力却已经达到达到了7193万,如果加上在美国的武装开拓团‐也有220万。
此时的日本尽管有庞大的军队,但工业劳动力已经严重不足,很多位置都由妇女填补,熟练工人严重缺乏,这直接造成了战争后期日本军工产品的质量严重下降,并限制了先进制造工艺在装备上的使用。
战争长期化后,资源的获得愈发困难,很多平时可以通过贸易获得的资源都失去供给,中国东北华北资源丰富,可惜大多都在抵抗力量控制下,加上袭击部队有效的封锁了北方港口,想取得物资必须绕道朝鲜,日本虽然将全部工农业转入了战时经济体制,也无法降低获取自然资源的成本,日本工业体系不得不花比以往多几倍的成本去生产小到螺丝钉大到樱花弹之类的产品,
日本本土每年还可以生产600万吨煤,还能填补供应上的不足,至于工业用盐--进口或者干脆说掠夺中国河北盐,本身就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因为渤海整个变成了水雷之海,山东彻底封锁了海运,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后很快恢复了盐的生产。
其油库基本都是露天设置,目标显著且集中,加上消防设施不完善以及缺乏经验,铁矿石和煤炭储备基地也多是露天堆场形式。
确切点说,这种储备更多的是为了应付经济危机而不是战争,在从西安和老河口起飞后又在山东前进基地加油的超级空中堡垒b‐29的狂轰滥炸下,油料损失非常大。
想趁机进攻也有心无力,什么都没有,物资兵员,只有坐视大好实际浪费。
此时,西安发表声明,官方先对委员长的遇难表示哀悼,然后,关键内容出来了‐有卖国求荣者,全国共讨之,西安决不坐视。
号召全国军队一直对外,把日本人赶入大海。
骑王所秘密控制的红色特种保卫部队也以部队的名义发表通电拥护,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谁想跟日本人穿一条裤子---以前被红色特种保卫部队暗杀处决的诸多地方实力派头目就是榜样。
这种处境下,这些将领都不是白痴,都老谋深算,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出来,日本人在大陆大势已去,即使能坚持几年也是积重难返,光西安一家力量就能把华北山东的日军在中国主力驱逐,至于东北---淮河以北全部是西安的势力范围,国军主力谁也不想去东北与中国大陆上日本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关东军硬拼。
现在中国的天空飞翔的都是西安的飞机,而西安现在是中国实力最强的,不能给西安光明正大的借口‐什么讨逆,老蒋一死,最高兴的莫过于西安,而实力最关键,所以,大家终于坐在一起讨论联合政府的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