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那么,现在来出版这个纪念版,莫非是为了怀旧?应该不是。
尼采所揭示的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问题,包括传统价值的崩溃,信仰的空白,自我的迷失,文化的平庸,在今天并不是解决了,反而是更加尖锐了。
如果说在转型初期的当年,我是凭借热情和预感去理解尼采的思考的,那么,在转型日益深入和艰难的今天,一方面,思潮早已消退,另一方面,病象业已明显,人们也许可以更加冷静也更加具体地思考尼采所揭示的问题了。
对于今天的青年,我期待本书会有一种交流的价值。
我完全理解你们在今天社会中所承受的巨大生存压力,无意劝你们仿效我们当年的精神浪漫。
但是,读了这本书,也许你们会同意,浪漫并不限于物质,在财富的时代也应该给精神生活保留一个位置。
一个四十岁的青年在本书中向你们说话,希望你们不做二十岁的老人。
周国平
2007年5月7日
重印弁言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重印弁言
本书完成于1985年3月,出版于1986年7月,8个月内4次印刷,计9万册。
这个数字不能说小,在当时算得上是非常畅销的书了。
自那以后,在十年余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再印。
现在,出版社决定重印此书,我抚今思昔,心中不免感慨。
从学术上看,这本书并非严谨扎实的成熟之作。
事实上,它是我在刚开始涉猎尼采哲学的时候写的,基本上凭的是直观印象,而不是系统的研究。
之所以在当时受到广泛注意,甚至有某种轰动效果,大约是因为在那之前,尼采在我们这里长期遭到全盘否定,它是第一本正面评价和热情肯定尼采的著作。
同时,我在书中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些感悟也引起了同时代人的强烈共鸣。
因此,若要为这本书寻找一个位置,我相信这位置与其说在学术史上,不如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灵史上。
我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听到许多青年人倾诉读了这本书的激动之情。
岁月荏苒,当年为之激动的青年都已渐渐步入中年。
使我感动的是,当我和其中一些人相遇时,他们仍然会怀念地谈及这本书给他们的影响。
还有一些今日的青年,很偶然地读到了别人手中的这本书,也仍然肯慷慨地表示喜欢。
于是我想,也许书里描述的我心目中的那个尼采形象还没有过时,而在现在这个日益商业化的社会里,今日的青年依然是向往生命的热烈和高贵的。
我很庆幸自己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写了这本书,现在来写或许会有别的长处,但不可能有那样高涨的生命激情了。
那么,但愿我有理由期望,本书的重印不是多此一举。
周国平
1997年10月9日
第3节:汝信为初版写的序
汝信为初版写的序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汝信为初版写的序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尼采曾经提出要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的口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他自己却也成为重新估价的对象。
这倒并不奇怪。
历史在阔步前进,世界在急剧地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看法以至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方法也必然会随之而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