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1清:《榆林府志》。
2民国:《宜川县志》。
明代后,对陕北耕地进行了登记,按亩纳粮。
后因人口大量减少,耕地大片荒芜,统治阶级仍按原登记耕地纳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种一亩地,却要纳九亩地的粮。
陕北人民凄苦于此,但“虽穷于昔日,赋未变于昔日”
,竟然达到“一亩之地,九赋其粮”
2的程度。
可见统治阶级对人民压榨之残酷了。
时至民国初年,战争连绵不绝,统治阶级无暇顾及陕北,而陕北地方势力抬头,成了大大小小的土皇帝。
这些土皇帝“老子天下第一”
,对人民恣意蹂躏,使得农民衣食不保,卖儿卖女卖老婆,许多人流离失所,当了揽工汉,有的当了二流子、摸偷鬼、赌棍。
这就是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的陕北。
在精神领域,陕北人民本是具有多方美德的,当时也被誉为“四美”
。
据《延郡志》载,这“四美”
是:“一、结婚不论财;二、交友多重义;三、思先时尽哀(每遇佳节,门前焚飘楮,继之以哭);四、好善勤施舍。”
这“四美”
虽不能全面概括陕北人民的美德,但仍可见其一斑。
只是后来因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陕北人民的这些美德被大大地摧残了,“结婚不论财”
,变成了“必论财”
、“论大财”
;“好善勤施舍”
,也因劳动人民普遍贫穷,“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而变成了一句难以实施的空话。
另一方面,因陕北人口稀疏,交通不便,居住又十分分散,所以行政管理难以强化,较之平原地区,姓族的势力也显得十分微弱。
这样,这里又恰巧成了一个封建传统观念比较虚弱的、“自由化”
的地区。
这也是陕北民主思想萌发较快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