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香港,再也没有人把它看作&ldo;荒芜、人烟罕见的岩石&rdo;,被誉为&ldo;中国报业之父&rdo;的王韬、推动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创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孙中山、名动中国企业史的荣德生……这些在不同领域改变了中国、影响历史至深的人物,他们几乎都是在小小的香港获得最初的灵感,仅仅凭这一点,香港也足以一直骄傲下去。
百多年前的香港明信片
&ldo;万木森森一草堂&rdo;
少年读史,即知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在广州&ldo;万木草堂&rdo;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做变法维新的准备。
2008年3月我曾去广州寻访&ldo;万木草堂&rdo;旧址,好不容易找到了,却是大门紧闭,不得人内,只好怅然而归。
&ldo;万木草堂&rdo;曾三次搬迁,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长兴里3号旧址,也是最早的一处,门前尚有一块&ldo;邱氏书室&rso;&rso;的旧门额。
1891年,康有为就是在这里迈出r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梁启超就是他当时的得意弟子。
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地方。
由此进入历史的视野。
康有为最初租下此地设馆授徒,名为&ldo;长兴学舍&rdo;,到1893年冬天,三易其址后才有了&ldo;万木草▲康有为堂&rdo;之名。
1898年10月7日,万木草堂被封,藏书300余箱被焚毁。
我为什么关心&ldo;万木草堂&rdo;?因为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每个人都不可能生活在历史之外。
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与康有为、梁启超休戚相关,他们当年的作为、他们的思想都融入了历史之中,化作历史的土壤。
正是那些参与创造历史的个体生命,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生命。
他们不是教科书中一个个干巴巴的名字,他们与那些幸存的历史遗迹血肉相依,在相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寻觅他们留下的蛛丝马迹,后人可以闻到历史的气味,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与历史离得如此之近。
我曾想,近代以来广州曾多次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改变了整个中国的走向,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作为标志性的旧址,至少包括:万木草堂、黄花岗、黄埔军校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我们今年仍生活在农讲所创造的时代。
万木草堂也足以代表一个时代,它曾激起维新运动的浪花,推动了有声有色的戊戌变法,虽然功败垂成,乃至&ldo;六君子&rdo;人头落地。
毫无疑问,康有为就是那个时候站在时代前列的人物,&ldo;万木草堂&rdo;则是他创造历史的支点,是他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平台。
拉开时间的距离,我们愈加能体会到&ldo;万木草堂&rdo;存在的意义。
在危机四伏的晚清中国,在千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前,康有为敏锐地察觉到必须以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子来回应时代的挑战,不变就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