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果你仍然想要成为、想要得到并且保有,不论目标是世俗的功名利禄、情感欲望,还是非世俗的名闻利养、神通境界,背后的行为模式都是一样的,你不过试图用另一套东西来强化我执。
如果你失业了,你不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运气不佳或者人际关系没处理好,而宁愿相信这是一项考验,是上师或者诸佛菩萨想看看你是否堪受人生的大礼。
你觉得,在你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桩桩件件都是另有深意的。
你不会真正摔跤,就算摔倒,也应该摔在莲花或至少是棉花上。
然而,如果我们真正相信上师的加持无所不在,就不会在意自己会摔得多惨,哪怕山穷水尽,比周围的人都更潦倒,也是可以接受的。
事实上,这份坦然和决心,已足够令我们的生活开阔而富足。
我们听从上师的教导,开始闻思佛法。
佛教经典的文学之美、逻辑之美、思维之美,各种理论、概念、公案让你振奋赞叹,但这一切如果没有融入你的心相续转化成你个人的领悟,对你来说就只是一堆知识。
法王如意宝以前常说:&ldo;闻法是为解脱,不为积累、卖弄学问。
&rdo;尽管你可以在自己收集的知识中找到肯定和安慰,也可以向世人炫耀,但这并不能保证减少你的困惑。
若没有对上师的坚定信心并随时祈祷上师加持,我们在闻思修过程中的努力很容易就受到习气的影响,而成为一种囤积行为、囤积学问、囤积经验。
从前,那诺巴尊者曾是印度最负盛名的班智达,精通三藏,辩才无碍,但智慧空行母却提醒他:&ldo;你只是精通词句而并未彻底证悟。
&rdo;尊者知道空行母所言正中他的要害,于是毅然放弃一切功名成就,从零开始跟随帝洛巴尊者学法,受尽磨难而始终心无旁骛地追随上师左右,最终在上师的加持下证悟诸法实相。
大圆满传承祖师嘉纳思扎尊者和布玛目扎尊者也有过类似经历。
两位祖师都曾五百世转生为大班智达,却始终未能证得无上正等觉。
后来金刚萨埵在空中示现,给予指点,他们先后远赴东土拜熙日森哈尊者为师,依靠上师传授的大圆满窍诀终于证得佛果。
佛法强调闻思修并举。
闻思的同时,我们要修法,要用亲身体验去印证佛法的教义。
对刚入门的人来说,实修往往充满神秘感和吸引力,但当你满怀跃跃欲试的热情,请求上师授予那传说中奇妙无比的高深法门时,他要么微笑不语,要么建议你去磕头、持咒,或做其他诸如此类、再平凡枯燥不过的事。
你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打击你的积极性。
难道不需要做点儿什么与众不同的事就能成佛吗?难道磕头、持咒与开悟有必然联系吗?你开始怀疑上师是否真的愿意教给你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ldo;自我&rdo;就是这样,只要不如所愿,很容易就陷入猜忌当中。
你想有所作为,想超凡脱俗,这都是&ldo;自我&rdo;成就欲的表现。
因为看到世俗生活的如梦如幻,我们才投入宗教修持中。
而如果这种修持总也无法满足成功欲,我们便想:精神修持大概并不比世俗生活更真实可靠,如果花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世俗营生上,不至于会像现在这样一无所获。
我们就是这样在世俗与宗教、物质追求与精神修持之间跳来跳去、摇摆不定,而实际上我们的态度和方式从来没有改变过。
在修行路上坚持不懈,做到这一点比我们预想的要艰难得多。
我们只有在自我感觉越来越好时,才相信自己走对了路。
如果情况没有变好,我们就会犹豫不前或干脆放弃。
不幸的是,在修行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很糟糕。
以前因为散乱,我们根本察觉不到自己有多么浮躁、僵硬,而通过心的训练,我们也许是此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混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承平六十载,盛世文娱兴。文化产业年值万亿,成为国民支柱产业之一电影票房产值百亿,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网剧网综彗星般崛起,互联网成为全新娱乐平台。这是娱乐的盛世,这是文化的狂欢,这是好吧,我实在是编不下去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年轻人,重生少年的故事,很简单的。******群号755453903,欢迎来玩。...
我叫祁玉,刚穿越到古惑仔的世界里,现在很慌,请问有没有穿越者指南,在线等,急这是一个由港片世界起步,从港综到漫威,最终走向一拳超人的故事。...
关于我终于觉醒了龙游浅水那些年,鱼虫虾蟹都来戏,蓦然一日龙抬头,江河湖海水倒流!...
苏子墨得到了一家叫阿鱼鱼鱼的店,出售店内商品就可以增加余寿,但苏子墨得先去噩梦世界进货才行!资深炮灰那边的新人,放下花瓶,放下纸巾,放下阿飘的鞋子!快跑啊!!店是安于一隅,不是阿鱼鱼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