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完结】
自序
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祠白莲洞
都江堰三峡洞庭一角庐山贵池傩
青云谱随想
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天柱山风雨天一阁西湖梦狼山脚下
上海人五城记牌坊庙宇夜航船吴江船
信客酒公墓老屋窗口废墟夜雨诗意笔墨祭
藏书忧腊梅家住龙华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们华语情结
这里真安静后记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自序
我在好些年以前写过一些史论专著,记得曾有几位记者在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
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
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由此,笔下也就一派端肃板正,致使海内外不少读者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白发老人。
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迭的生活,没有这种重迭,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于和脆折。
但是,不同的年龄经常会在心头打架,有时还会把自己弄得挺苦恼。
例如连续几个月埋首于砖块般的典籍中之后,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随之而来,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
我知道,这是不同于案头年龄的另一种年龄在捣乱了。
助长这种捣乱的外部诱惑也很多,你看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纽约大学的著名教授ri插rd schechner比我大二十多岁,却冒险般地游历了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回到上海仍毫无倦色,逛城隍庙时竟象顽童一样在人群中骑车而双手脱把、引吭高歌!那天他送给我一部奇怪的新着,是他与刚满八岁的小儿子合着的,父子俩以北冰洋的企鹅为话题,痴痴地编着一个又一个不着边际的童话。
我把这本书插在他那厚厚一迭名扬国际的学术著作中间,端详良久,不能不开始嘲笑自己。
即便是在钻研中国古代线装本的时候,耳边也会响起一批大诗人、大学者放达的脚步声,苏东坡曾把这种放达称之为&ldo;老夫聊发少年狂&rdo;。
你看他右手牵猎狗,左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
其实细说起来,他自称&ldo;老夫&rdo;那年纔三十七岁,因此他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
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纔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我在这种困惑中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
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道:&ldo;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rdo;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悄悄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