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飞机起飞了,父亲恋恋不舍地望着机翼下的大地。
也许这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出征罗布泊。
在文革的风暴中,他见证了两次核聚变的光芒,他深深地知道,这是来之不易的。
直到父亲的晚年,他一直关心着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
1976年,11月11日下午,父亲出席了中央军委会议,听取国防科委关于10月17日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情况汇报。
朱光亚回忆说:&ldo;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1978‐1979年间,聂帅发现了&lso;文化大革命&rso;中研制计划出现的问题。
它是&lso;文化大革命&rso;期间的产物,要求研究用强击机带核炸弹,这大概是从林彪、吴法宪这条线下达的任务。
工作已经开展,也投了不少钱。
到了粉碎&lso;四人帮&rso;以后,聂帅很明确地提出这样的工作是不宜于开展下去的。
他从运载工具有缺点,特别是从我们的战略思想、我们的政策的高度来看武器型号发展的。
聂帅指出,我军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我们不应该发展这样一种型号的武器。
在1979年的&lso;专委&rso;会上,这是最后的一次专委会,小平同志、叶帅、聂帅、徐帅都参加了,聂帅在会上又阐述了他的观点,会上很多领导同志认为聂帅是非常正确的,于是这个项目就下马了。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聂帅运筹帷幄,从比较高的角度来分析、指导我们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作应该怎样发展,这点对我教育很深。
&rdo;
1980年后,我国核试验完全转入地下。
1996年7月29日,我国在成功地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爆炸后宣布暂停核试验,这一天,我国政府庄严宣布:
&ldo;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次核试验起,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现已建立起一支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
中国广大工人、科技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所有从事国防建设的工作人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为研制和发展我国的核武器,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rdo;
父亲与核试验基地的同志们共享成功后的喜悦我很关心这件事(1)连载:山高水长作者:聂力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曾经说过:&ldo;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rdo;
在这里,他把卫星与原子弹、氢弹等同起来,可见,卫星也是何等的重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的原子弹、导弹的研制还在起步阶段时,卫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主要取决于毛泽东的决心。
1957年10月4日,苏联科学家成功地将一颗重184磅的金属球,由运载火箭送到了距地球表面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使金属球不至于被地球引力吸回到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