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4章

雨夜中的一首歌,我相信,让汉人认识了原住民,让原住民认识了他自己。

我也记得公元2000年9月在台北市森林公园一场晚上的音乐会。

几天前,9月21日,两千多人死于地震。

音乐会上只有素白的野姜花,散发着甜美的近乎哀伤的香气。

夜色一沉,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入,在草坡上默默坐下。

没有政治人物的致词,没有明星主持人的串场,从头到尾只有音乐和诗歌。

两旁的屏幕上写着:&ldo;同胞,你的名字我们记得&rdo;。

死难者的名字,一个一个出现。

白底黑字,无言地出现。

好安静的夜晚。

烛光里,人们的眼泪没有声音地一直流,为自己其实不认识的人。

音乐会过后,我收到很多市民的来信,其中一封,没有署名,只有几行朴素的字:

我从来不知道&ldo;同胞&rdo;是什么意思

一直到森林公园那个晚上。

我明白了。

强权做不到的

是文化的力量,将无意义的碎片组成有意义的拼图。

艺术,或文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一方面突出个人和群体之不同──任何艺术表达都是个人创造力的舒张和个人能量的释放,另一方面它却又把孤立的个人结合成群体。

你说,创造力舒张,个人能量解放,而社会却为什么不走向分崩离析?为什么反而走向&ldo;有意义的拼图&rdo;?也就是说,一个多元分歧的社会,依赖什么来凝聚?

除了文化的力量,还有什么呢?

在一个大厅里为&ldo;四郎探母&rdo;流泪的人群,在一个广场上为泰雅族长老的古曲顶着大雨不去的人群,在一个公园里听乐团演奏悲怆&ldo;江河水&rdo;纪念死难同胞的人群,或者是,在一个图书馆里聆听一场诗歌朗诵的人群,在政府大楼前面用行动剧来抗议示威的人群,在校园里为一个热门乐团尖叫晕眩的人群,其实是在进行一个重要的仪式:他们正在一个&ldo;社会共识体验营&rdo;里认识彼此,加深感情,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表面上是音乐的流动、影像的演出,语言的传递,更深层的,其实是&ldo;生命共同体&rdo;意识的萌芽,文化认同的逐渐成形,公民社会的塑造。

如果个人创造力和想像力被容许奔放,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创造力也会是生机蓬勃、创意充沛的。

如果这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是透过公民的深度参与和彼此碰撞激荡而逐渐形成的,那么这个社会的共识──也就是身份认同―――也会是凝聚而坚定,向心力强大的,不易解体。

相邻小说
花似锦  林清玄散文集  在逃生游戏里和情敌绑定之后  迟暮难寻  云的端情的暖  奇梦商店街  如轻叩门  惜墨如金  川流的爱情  世子爷  在云上  HRB过载了  娇妾(穿书)  劣等标记  重生宠婚:吻安,老公大人  你必须也喜欢我  福妻到(百年好荷之三)  画地自囚  星光的彼端  病弱白月光(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