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其实这三个问题前人很早就认识到了,但隋文帝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所以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是中央官制问题。
汉朝坚持三公九卿,但从三国起,新建国家都试图有所创新,比如魏文帝设中书省、蜀后主以尚书令取代丞相等。
北朝的官制很可爱,他们从游牧部族突然变成正式国家,急需照抄一套官制,大多抄自《周礼》《周官》。
因为照抄,所以很多国家的元首不是皇帝,而是天王(周天子的爵位),国家领导层是周代六官中的大冢宰、大司徒等,并间有丞相、太尉、尚书令、大将军等职。
隋朝当然不会用这套官制,也不会回到秦汉官制。
隋文帝篡位前在北周恢复丞相职务,但很显然他也不会让这个王莽、董卓、曹操、司马炎还有他自己依次当过的职务继续存在下去了。
其实历代君主都为废除丞相这个篡权专用职位做出了很多努力,但都不太成功,直到隋文帝推出三省六部制,丞相这个伴随了中华帝国汉晋阶段的经典职务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隋文帝在隋初名臣高颎、李德林的协助下,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官制。
新制并不直接废除前代的三公、三师职衔,而是将它们保留为正一品虚衔,实际行政则移交至新设立的三省六部。
三省严格地说是六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
其中秘书省主管典章图籍,殿中省主管皇帝个人饮食起居,内侍省则是宦官家政服务中心,都不是行政权力中枢,渐渐人们便习惯了只称三省。
内史省就是以前的中书省,后来唐朝又改回中书省名称,相当于皇帝本人的办公厅,负责草拟诏书,长官为内史令(中书令),副官为内史侍郎(中书侍郎)。
门下省曾称禁中省,负责审核中书省发出的草诏,如果审核通过则发给尚书省执行,不通过则封还给中书省。
长官旧称侍中,隋称纳言,唐后又改回侍中,副官为门下侍郎。
尚书省则是具体的执行机构,长官为尚书令,副官为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
由于尚书省掌有实权,事务较多,所以分设六个部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工部。
度支后改称民部、户部,都官后改称刑部。
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副官为侍郎,隋初每部内设四个司,共二十四司。
这套官制似乎可以找到前代官制的影子,比如三省似乎对应三公,六部似乎对应周代六官或六曹。
表面上看,吏部尚书主管官吏任免,相当于周官中的天官大冢宰;度支(户部)尚书主管财政户籍,相当于地官大司徒;礼部尚书主管礼仪科教,相当于春官大宗伯;兵部尚书主管兵马军仗,相当于夏官大司马;都官(刑部)尚书主管审讼刑狱,相当于秋官大司寇;工部尚书主管基建工程,相当于冬官大司空(《周官》中司空一篇已散佚,但据判断应是此职能)。
但周代六官是国家最高领导,大冢宰本身就是首相,同时又直接掌管人事。
而六部尚书只是政府的中层部门领导,上面还有一层领导限制他们的权力,但这一层最高领导本身又不直接掌管部门,这就形成了一种制衡。
那隋唐官制中的最高领导层呢?按理说就应该是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三职,似乎又和汉晋的三公一样了,但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人事,在各自领域拥有很完整的权限,而三省并无特定权力领域,只各自掌管行政程序中的某个环节,这显然是有本质区别的两种行政权限划分方式,是公共管理科学的一个飞跃。
至于六部和周代六官的职能相似,我想一个国家主要就是吏、民、礼、兵、刑、工六事,所以六部难逃六官的格式,甚至现代我们也可以找到组织部、发改委、宣传部、国防部、政法委和规划委来对应这六方面的工作,但很显然本质又早已飞跃。
三省六部的划分方式部门分工更明确,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降低了权臣专权的概率,是科层制管理体系的一次伟大创举。
旧制整个政府由丞相一个人说了算,军队由太尉一个人说了算,皇帝很容易被架空。
而三省六部制划分了行政决定的环节,规范了权限衔接,使程序中每个环节的权限都缩小,自然每个人专权的概率就降低了。
相对而言,尚书省实权最大,总揽六部基本上也就总揽了朝政实务,尚书令很接近丞相。
对此,隋文帝规定尚书令不实授,左右仆射共同主持尚书省实际工作。
后来,中书令、侍中也都成为虚衔,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主持两省实际工作。
核心权力部门长官名不副实,相对分散了权威,从此形成了重要职务不设正职,而由左右副职共同主持工作的惯例。
当然,久而久之,左副职自然就成为一把手,比如到宋朝已经公开将尚书左仆射称为首相,但这种名不副实的一把手终归比名正言顺的丞相弱势一些。
当然,宰相不容易专权了,皇帝本人也不容易了,新制皇帝的权限也受到了极大限制。
隋文帝时形成了报批制和常务委员会制的雏形,这种模式比三省六部的外在形式影响更为深远,真正传承至今。
以往只要三公九卿忠于皇帝本人,皇帝可以通过他们比较自由地接受报告和下达命令,而从隋文帝起报批制渐成主流。
三省六部制要求行政事务均由六部出台初步方案,依次上报给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皇帝。
现在递送奏章的就不是个人,而是部门,报送的意见代表了一个部门的正式决议,权威性大大提高,就算是上级也不太好意思否决。
而且在这种机制下上级一般只能被动接受报上来的方案,批示权仅在同意和不同意之间。
比如皇帝或宰相想要任命某人为某职,这必须由吏部报上这样的任免方案,再由宰相报给皇帝批示同意,如果吏部不这样报,或者宰相不予转报,那就无法正式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