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这位对朱德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朋友就是孙炳文。
孙炳文是四川人,辛亥革命前参加了同盟会,之后因为反对袁世凯复辟遭通缉。
1916年,两人在护国运动中相识,一见如故,经常一起阅读《新青年》等进步杂志,讨论新文化运动传播的新思潮,并商定出国去寻求新的救国出路。
之后,孙炳文离开四川到北京一家报馆任职。
在孙炳文的引导下,朱德决定彻底脱离军阀队伍,寻找一条全新的革命之路。
很快,朱德来到上海戒烟。
这段时间里,他大量阅读了朋友送来的进步书刊,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
这让彷徨的朱德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经过一番周折以后,朱德找到了上海渔阳里,这里既是陈独秀的住所,又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
当时四十多岁的陈独秀,面色黝黑,但精力充沛,行事果断。
他没有太多表情地听完了朱德的介绍,仔细地打量着这位滇军名将,然后便是长时间的沉默。
此时,共产党诞生才一年多的时间,党员已经由最初的五十多人,发展到一百九十多人,但在各种反动势力的绞杀面前仍显得非常脆弱。
在他面前站着的是一个国民党党员,曾为西南秘密社团哥老会成员的旧式军官,他怎么会轻易接收朱德加入共产党呢?
当然,陈独秀说得也很委婉: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话,必须以工人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并且准备为它献出生命。
他从书架上抽出了几本马克思主义著作交给朱德,要他好好学,学通弄懂。
对于像朱德这样的旧军人来说,加入中国共产党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真诚的申请。
朱德听后非常失望,&ldo;那些日子非常难过。
我感到绝望、混乱。
我的一只脚还站在旧秩序里,另一只脚却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rdo;。
他本以为共产党这扇门对他已经是关上了。
但无论如何,朱德不会再回到旧军队里去了。
挫折并没有阻挡住朱德对共产主义事业追求的脚步。
1922年8月,他与孙炳文登上了法国&ldo;阿尔及利亚&rdo;号轮船,开始了探寻之旅。
在巴黎,朱德和孙炳文从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那里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法国已经成立&ldo;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rdo;,负责人就是周恩来。
只可惜,他刚刚去柏林。
朱德兴奋极了,他和孙炳文一道又赶往柏林去见周恩来。
1922年11月,柏林近郊瓦尔姆村皇家林荫路的一幢寓所前,朱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了周恩来的门。
周恩来和朱德一见如故,他仔细倾听了朱德的谈话后,经过考察,批准了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