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18章

被遗忘与被损害

早在什莱斯之前,这类翻案著作已经不少见,比如《罗斯福新政的谎言》、《危机与利维坦》等。

与众不同的是,阿米蒂&iddot;什莱斯重新厘清了大萧条中&ldo;被遗忘的人&rdo;的角色‐‐无论在真实历史还是后继研究中,这类人的故事确实往往被淹没在对罗斯福的褒贬洪流之中。

&ldo;被遗忘的人&rdo;(thefottenan),这一概念最早来自耶鲁大学社会学家威廉&iddot;格&iddot;萨姆纳的观点:当a看到一件对他来说是错误的事情,并发现x正在受其煎熬时,a就与b谈论这件事,接着a和b提议通过一项法律来纠正这种错误,以帮助x。

&ldo;他们的法律总是提议决定a、b和c能为x做什么。

但是c是谁呢?a和b帮助x没有错。

有错的是法律,错误的是用契约的形式将c约束在这件事情上。

c就是被遗忘的人,就是花了钱的人,就是从没有被考虑过的人。

&rdo;作为斯宾塞主义的代表人物,萨姆纳信奉古典自由,他也极力反对福利政策,认为作为纳税主体的中产阶级实际上成为&ldo;被遗忘的人&rdo;,而政府重新分配不仅效率低下,反而可能使得中产阶层成为潜在福利被侵害的对象。

不过,当大概30年后罗斯福重提这个概念时,却完全被置换了概念:出于政治考虑,被遗忘的人不是指c,而是指x,c的处境显然更为悲惨,不仅继续被遗忘,还将仍然被要求&ldo;响应政治号召去献爱心,使那些政治家们的灵魂得到慰藉&rdo;。

在阿米蒂&iddot;什莱斯看来,这个c可以是万千被税收榨取现金的小工商业主,也可以是瞩目的大人物,比如历经三位总统的财长安德鲁&iddot;梅隆、公用事业公司大王塞缪尔&iddot;英萨尔、落败罗斯福的竞争者威尔基、风靡一时的邪教领袖迪万神父……饶是如此,无论声名显赫还是无名小卒,这些c们在时代的洪流中付出代价,同时也被彻底遗忘。

被遗忘就代表着被伤害以及被掠夺,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却有迥异的看法,换言之,正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再分配与持续博弈,有效地构成了现代美国的经济、社会图景。

典型如美国经济学新贵克鲁格曼,他就一直很推崇罗斯福新政,认为&ldo;前新政&rdo;(pre-newdeal)时期的美国如同21世纪初的美国一样,是一个财富与权力分配很不平均的国家;正是罗斯福新政改善了教育、医疗、环境等的不平等,为美国经济的&ldo;长镀金年代&rdo;奠定基础,他甚至号召奥巴马向罗斯福多多学习。

向后看,是为了向前看,但越接近历史,可能对其本质更困惑不解。

正如大萧条与新政,我们看到结果,却无法对原因得到清晰而明确的结论,对与错、是与非、因与果、左与右、干预与放任、自由与管制在诠释之中变得愈加复杂。

正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iddot;约翰逊也曾承认大萧条的编写难度之高,&ldo;尽管历史学家们认识到了这些事件的重要性,但是却不能说明为什么这场萧条是如此剧烈,而且持续了那么长的时间,这些问题对于现代的历史编纂来说就像是一个谜。

&rdo;

新政是神话还是事实?干预是否有效?宏观政策短期与长期如何协调?也许不存在唯一答案,但思辨反省过程本身却能够让我们远离粗暴与武断,在比较与印证之中逐渐接近马克思所谓理解历史现象的钥匙。

毕竟历史并不仅仅是吹弹欲破的薄薄一纸,也不会永远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也很难概括为一句美丽口号了事。

顾颉刚断言历史源自&ldo;层累地造成&rdo;,这本来就是其吊诡与迷人之处。

中央银行家:毁灭与救赎

大萧条过去多年,似乎已经成为永恒的过去。

相邻小说
季末初凉gl  神龟大人吸猫记  Be后白月光不要他了  面具  朕亦甚想你  黛色正浓  星际之孕夫难当  快穿BOSS又逼婚了  重生后我成了嗲精  小流氓的爱情攻略  重生孙策  [综]退休救世主日常  NBA万界商城  被迫进入无限流后和死对头he了  网恋追杀令  恶汉的懒婆娘  为你情根深种[快穿]  林渊羡鱼  恶魔校草蜜汁爱:萌宠,小青梅  共寝/欢喜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