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尽管结果不遂人愿,汪世显还是与南宋四川官员保持着良好关系,在金国灭亡后,依然积极与南宋通好,然内附一事终究难成。
当蒙古大军兵临巩昌城下时,汪氏必须要作出抉择,思虑后叹道:&ldo;宗祀已矣,吾何爱一死,千万人之命悬于吾手,平居享高爵厚禄,死其分也,余者奚罪?与其自经于沟渎,故殉一时之节,孰若屈己,纾斯人之祸。
&rdo;于是举城向蒙古皇子阔端投降。
与南宋置之不理的冷漠态度截然相反的是,刚刚兴起的蒙古极为看重汪世显的归附,任命他仍然为巩昌等处便宜都总帅,并赐予大量珍宝。
由于汪世显及其家族在陇右极具影响力,且熟悉四川山川地形,其投降蒙古的重大战略意义不久即显露出来‐‐
当时蒙古已经灭掉西夏和金国,要完成天下混一,除了西征之外,就只剩下偏安于东南的南宋王朝。
南宋生于忧患之中,在金人金戈铁马的追杀中立国,从宋高宗开始,就奠定了屈辱求和的基调,&ldo;苟安&rdo;成为国策。
虽偶有对金开战之举,但均只是皇帝或权臣转移国内矛盾的政治需要,当政者从来没真正有过恢复中原、还我河山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历次北伐无一例外均以惨败告终。
自宋孝宗之后,南宋朝政日益腐败,统治者只知醉生梦死,得过且过。
到蒙古崛起时,南宋在位皇帝为来自民间的宋理宗赵昀,多年来碌碌无为,正忙着提倡扶植程朱道学,根本看不到强邻的威胁和亡国的危机。
而执掌朝政的权相史弥远则恣意专权,大力打击异己,朝政一片昏暗。
又试图趁金国疲于应付蒙古铁骑之时落井下石,以雪百年之前的&ldo;靖康之耻&rdo;,甚至不惜与蒙古结盟,虽然成功灭金,却也再次上演了引狼入室的悲剧。
端平元年(1234年)初,南宋与蒙古联军攻陷蔡州城,金国灭亡。
同年五月,蒙古大汗窝阔台召开忽里勒台大会,除了决定派遣诸王长子西征外,还宣布要对南宋&ldo;躬行天讨&rdo;。
是年秋,蒙军分兵三路大举南侵,宋、蒙战争全面爆发。
然与之前无往而不利不同的是,蒙古军南下攻宋相当不顺利。
南宋虽积弱已久,君臣习于苟安,爱国志士横受压抑,宋军孱弱,力不足以御侮,却有横贯东西的天然屏障‐‐千里淮河和大江。
蒙古军以骑兵见长,不习水战,难以涉渡天险。
起初对金国用兵时,蒙古军亦曾为黄河所阻,&ldo;盘旋积岁,竟不能过黄河,以遂其不夺不厌之志&rdo;。
后来还是有人暗中指点,告知&ldo;河之尾有路,可以转入&rdo;,蒙古军遂有先灭西夏,而后绕至河尾假道西夏西境攻金之策略。
而最终蒙古灭金,仍是假道宋境,&ldo;逾积石,践蜀境&rdo;,避开了黄河天堑,此迂回战略即为著名的&ldo;斡腹之计&rdo;。
鉴于蒙古军在攻宋正面战场上遭到了一系列的失败,窝阔台决定还是采用斡腹的老办法,即避开淮河、大江,出奇兵绕道西南,从侧翼进攻南宋,巴蜀则被选为进击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