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55章

凡是看到这一则有意思的材料的,大都认为偷听洋人讲故事而受笞挞的曹頫幼子就是雪芹无疑,因为听起来一切都那么对景--他的性格、行迳,他与他父亲的关系,都和4、说所写的宝玉与贾政十分地相类似!

所以,曹雪芹从小就爱听文学故事,又敢于违背父亲的家法,他父亲一方面是爱他这样一个天才的儿童,可是一方面又恨他不守规矩,时常需要施以严教。

吴新雷同志在上述的文章中提出了一点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个&ot;曹之娇子&ot;是曹顒的&ot;遗腹子&ot;,而不是曹頫之子,其理由是:〔1〕原文叙到&ot;娇子&ot;时用的只是一个&ot;曹&ot;字,作&ot;曹的娇子&ot;,并未叙明是曹頫,也未用代词&ot;他&ot;字。

〔2〕他提到我主张雪芹是頫子,生于雍正二年(初夏),若然,则织造只做到雍正五年曹頫在江宁为止,次年就获罪拿问离职了,那么,雪芹偷听菲利普讲故事而挨打的事,最晚也只能是雍正五年,那时,他才四岁,太小了,&ot;压根儿谈不上有&039;偷听&039;之事&ot;--

够得上的,年龄须在十岁左右(吴新雷同志如此推断,并主张雪芹偷听时已经是十二岁至十七岁了)。

〔3〕原文叙不许听讲的人,用的是juvenile,义为&ot;青少年&ot;,可见不是幼儿。

我则以为,这三点皆不足左右问题的实际解答。

一,英文叙事法,凡上文已叙明一个人的全称时,下文再复述指此同一个人时,正是只用姓氏,如&ot;曹&ot;字是,和吴新雷同志说的正相反,--假如著者真的要叙出另一个人时,他反而必需另出全称,以明确之。

(吴文又说,原文也没用&ot;他的娇子&ot;的叙法。

这也不成理由,因为英文中用&ot;他&ot;,必须句法上紧连相接,才能用此&ot;代名词&ot;;而原文此处的上文已经出现了&ot;他&ot;--那却是代称作者祖父菲利普的,怎么又可以再来一个&ot;他&ot;字,并且转而以之&ot;代称&ot;曹頫呢?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二,雪芹早慧,我在本书中已有所论列,并举出很多明清时代的早慧异常的例子。

大画家陈老莲,四岁能画十几尺大的巨幅作品;邵二云五岁能作排律诗(这是最难作的格律极严的形式),袁子才十二岁已经中了秀才(七岁能作律诗)!

非说要到十二岁以上才懂听故事,这未免太低估了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天赋了。

三,juvenile实际是个泛词婉语,在juvenilebooks等词语中,正译&ot;儿童&ot;。

所以黄龙先生的译文说是&ot;妇孺&ot;,他用&ot;孺&ot;字,就是懂得这个英文字的意义和神情的例证。

总起来说,三点理由都无法成立,此&ot;娇子&ot;确系曹頫之儿,已经更加明确了。

最后,还要谈一下本书第二十六章《南游》篇内所引陆厚信绘雪芹小照五行题记的史料问题,原因是今年(1982)十月份,河南省博物馆的代表在上海市召开的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大会上,当众正式宣布了它的一份调查报告,确认此幅文物是&ot;伪&ot;云云。

这已然不再是学术商量的性质了,既然如此,我在书中仍然引据这项资料并以之作说,当然就需要提出我的理由了--也就不必再用什么&ot;商榷&ot;文体了,只能从要害处作实质性反证。

下面分三项来说:

〔一〕河南博物馆调查报告(下文简称&ot;河博报告&ot;)所说的:(甲)该馆从收购时就是一个单张对开页;(乙)原件本来确是册页,但早经分散,原貌是册页中画像居&ot;倒第二页&ot;,其前面都是&ot;俞瀚自书所作诗&ot;,而画后一页(即最末页)是&ot;张鹏&ot;题咏俞像的&ot;四首七绝&ot;云云。

今按,此说全与事实乖舛。

方行(最初发现此像的人)与黄苗子(1963年亲见原件的人)两位同志的言词,合看互证起来,完全一致:原件无论在&ot;河博&ot;还是第一次送到北京时,就是一本完整的册页。

册页内容亦全非&ot;河博报告&ot;所说那样,而是很多位清代人物画像,每个像都有尹继善的题诗。

因此方行最初来函说:&ot;至于其余各幅,可能为当时尹幕之人或有关者,如有需要,可向郑州〔引者按,即&ot;河博&ot;所在地〕了解。

&ot;(1963.6.7信札)而黄苗子恰好也说:

陆绘曹像当时系河南博物馆寄请郭老审定(并附该馆公函),郭老即送当时的曹展筹备处〔引者按,指设在故宫文华殿的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纪念展览会筹备处,由阿英同志负责主持,黄苗子同志常川坐驻办公〕,我看到了原册。

但雪芹像是第几页,已记不得了,只记得每页都有尹继善的题诗。

所以阿英同志怀疑这些人都是尹继善的幕僚。

(1982.12.4书面)

苗子同志并言,他不记得&ot;张鹏四诗&ot;。

请看,方、黄一南一北,互未谋面,而据其初见,印象清楚,彼此全同。

我要严肃指出:由上述可证,河博报告中所得来并宣布的情况,全属虚诳,断难与事实协调。

据此,无待多费繁词,则河博所说的那些&ot;作伪&ot;内幕经过,自然也是全属捏造之词。

〔二〕陆厚信五行题记,书画鉴定专家谢稚柳、郑为两先生,都以为是旧非新,非后人所为。

这是1982年10月24日的鉴定工作会上,所得到的结果。

(另外只有一老裱工华启明,以为或有个别挖改之处。

公安局则未肯出具正式鉴定〔按此只指公安工作上的核对笔迹,而非书法、文物的鉴定性质。

两者是有别的,因为如果不论纸墨的新旧,笔迹可以巧手临摹仿写,也能十分近似〕,最后由一位个别同志说了一下个人意见并不代表公安局,他认为核对印象,有些偏旁,河博所称已故&ot;作伪者&ot;朱聘之字迹与陆题相似,但也有不合之点。

〔核对的文件,朱聘之并无原品,只是复制品照片等物,这一点就大有可靠与否的出入余地了。

〕)

相邻小说
余罪  中外童话故事  强风吹拂  我在大清官场30年  道士下山  希腊寓言故事  人间正道是沧桑  白鸟之歌  红色权力  从领主到万王之王  西上天  龙纹战神  学会飞翔  轩辕剑之天之痕  暗房  那多三国事件簿  独立韩秋  厚黑学  闯关东  许开祯中篇小说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