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节:科举失利的痛苦
科举失利的痛苦
蒲松龄一生科举不得志,这不得志又恰好从少年得志开始。
清顺治十五年(1658),19岁的蒲松龄参加科举考试,在县、府、道三试中名列榜首,成为秀才。
录取蒲松龄的是山东学道大诗人施闰章。
清初诗坛号称&ldo;南施北宋&rdo;,指的就是安徽的施闰章和山东的宋琬。
施闰章给童生道试出的第一道制艺题是《蚤起》。
&ldo;蚤起&rdo;这两个字出自《孟子》&ldo;齐人有一妻一妾&rdo;。
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形式上有严格要求,写多少字,分哪些段,都有具体要求,更重要的是,内容要揣摩圣贤语气,代圣贤立言。
既然题目是&ldo;蚤起&rdo;,顾名思义,就应该模仿孟子的语气,阐发《孟子》&ldo;齐人有一妻一妾&rdo;的文章本义,阐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蒲松龄却写成了既像小品,又像小说的文章。
文章开头写了一段,是文言文,用白话说出来就是:&ldo;我曾经观察那些追求富贵的人,君子追求金榜题名的功名,小人追求发财致富,有些人自己并不富贵却迫不及待地伺候在富贵者门前,唯恐见晚了。
至于那些悠然自在睡懒觉、无所事事的人,不是放达的高人,就是深闺的女子。
&rdo;这段话不像八股文,是描写人情世态的小品文。
接下来,蒲松龄走得更远,干
脆虚构起来,他写齐人之妇如何夜里辗转反侧,琢磨着追踪丈夫,而且想&ldo;我得起来了&rdo;。
写到妻子决定跟踪丈夫时对妾说:&ldo;你关上门吧,我走啦。
&rdo;有人物心理,有人物独白和对话,很像小说,怎能符合八股文要求?但是,蒲松龄遇到的是大文学家施闰章,爱才如命的施闰章。
施闰章欣赏蒲松龄对人情世态栩栩如生的描写,他加批语说蒲松龄&ldo;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蚤起)二字之上&rdo;,还写个批语:&ldo;观书如月,运笔如风。
&rdo;大笔一挥,蒲松龄,山东秀才第一名。
范曾题词
蒲松龄三试第一,名气很大,踌躇满志地走上了求仕之路。
但他接连参加四次乡试(举人考试),都名落孙山。
追根究底,施闰章对蒲松龄的赏识实际是误导,蒲松龄用写小品和小说笔法写八股,虽然得到施闰章的赞赏,其他考官却不会认可。
他们都是用刻板的八股文做敲门砖取得功名,只会写这样的文章,也只欣赏这样的文章。
可以说,蒲松龄最初参加科举考试就偏离了轨道。
蒲松龄31岁时到江苏宝应县给知县孙蕙做幕宾,幕宾就是代写公文书信的秘书。
孙蕙的家离蒲家庄很近,蒲松龄三试第一后颇有些名气,孙蕙邀请了他。
南游是蒲松龄平生惟一一次混迹官场,他观察了官场的方方面面,也坚定了进入官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