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ldo;我叫王芸生。
&rdo;
妈妈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
停顿了一会儿,才激动地说:&ldo;久仰大名啊!
&rdo;
真的,在那个年代,不仅人人皆知《大公报》,更是人人皆知这个总编辑的影响。
隔日,妈妈文章一字没改地刊登在《大公报》头版,以大号铅字发排。
当妈妈兴冲冲地拿着钱走出报社的时候,紧紧地握住这二十元。
这真是一笔巨款啊。
(当时,四块钱就能买一百五十斤大米)。
这是妈妈第一次用自己的笔挣来的&ldo;巨款&rdo;,不光是这些,妈妈是在日本人的包围圈中杀了出来,这稿费对于她就意味着更多的东西。
文章的发表,最初仅仅是为了谋生,却竟然成了妈妈生命中的一个转折,没有想到,她的后半生,一直从事记者的事业。
一九三八年汉口沦陷,妈妈乘小船逃离到九江。
妈妈还在寻找关系,可是这个时候,抗日的组织开始转入地下,没有人知道怎么和延安取得联系,地方上的办事处让妈妈参加国民党。
妈妈坚定地说:&ldo;不,我是要去延安的。
&rdo;
妈妈依然徘徊在街头,走投无路。
她决定给王芸生先生写信,希望他接受妈妈参加《大公报》的工作。
信发出去以后,妈妈天天在那里等待。
越等越没有好消息,不是这里失守,就是那里失守。
一个月后,还是没有王芸生先生的消息。
妈妈依然在想办法与延安方面取得联系,当她打听到八路军办事处的地址,便赶紧跑去。
到了那里才发现机构已经撤离。
站在旧址面前,她还敢跟自己说:&ldo;绝不困死在九江。
&rdo;
正在四面楚歌的时刻,王芸生先生从重庆寄来一封短信。
信上说:&ldo;你的信是从汉口转来的。
因为汉口失守,报社已经迁移重庆。
你假如有志于新闻事业,到重庆来找我。
王芸生。
&rdo;
妈妈激动得在那里发抖,她想象着她未来的事业和工作,她要写很多关于抗日的文章,她要用她的笔唤起中国人的抗日精神,她还要用这支笔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去。
于是,她卷起自己随身仅有的一床薄被子,一本《高尔基论文学》和巴尔扎克英文版的《高老头》上路了。
交通已经全部断绝,甚至找不到一张地图,就凭着大概的方向,朝南走去。
妈妈头上还戴着国民党军队的帽子,穿着国民党的军装,手臂上是他们军队的臂章,背着自己的铺盖卷在公路上行走,累了就在沿路的小铺子里吃点东西,夜里就在路边随便什么地方睡一觉。
就这样,她一个人走了七天七夜,走到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