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权力结构的约束
不管是宋仁宗,还是宋哲宗,登基时都还是孩童,当然离不开一班老成持重之大臣的辅政与教导。
不过宋朝似乎未设&ldo;顾命&rdo;制度,老皇帝在终临前,并没有特别指定若干重臣为托孤大臣。
尽管如此,那些先帝时代的朝中大臣,在政权交接过程及新朝开局中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留下遗命:十二岁的儿子赵祯继皇帝位,&ldo;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rdo;。
根据真宗的遗命,辅臣商议如何起草遗诏,宰相丁谓欲讨好刘后,提出将&ldo;权&rdo;字删掉。
&ldo;权&rdo;有从权、暂时的含意,去掉这一字,即意味着承认太后拥有听政的正式权力。
参知政事(副宰相)王曾坚决不肯让步,说:&ldo;女主临朝,已是非正常情况,称&lso;权&rso;已属无奈,你还想将&lso;权&rso;字删去,是什么意思?&rdo;丁谓不敢再坚持己见。
◎南宋《孝经图》(局部)上的君臣关系
宋神宗病重之时,宰相蔡確曾有意拥神宗之弟雍王或曹王为皇储,为此他试探过另一位宰相王珪的意见,但王珪说:&ldo;皇上有子。
&rdo;意思很明显,王珪认为皇位应该由神宗的儿子赵煦继承。
王珪又上奏皇太后,&ldo;请立延安郡王(即赵煦)为太子。
太子立,是为哲宗&rdo;。
哲宗继位,由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
高太后是同情旧党的人,原来在神宗朝受到冷落的司马光、吕公著、苏轼等大臣,重回朝廷辅政,大儒程颐则被召来担任小皇帝的经筵官,负起教化哲宗、养成君德的大任。
从上面的事例也可以看出,宋朝有一个惯例:皇帝若是冲龄继位,都是由太后或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代理君权,并不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顾命大臣团队。
北宋的仁宗朝、哲宗朝、徽宗朝、南宋的光宗朝、理宗朝及恭帝朝,都出现过太后(或太皇太后)垂帘。
有意思的是,宋代虽然先后有多名太后临朝听政,却从未产生&ldo;女主祸政&rdo;的乱象,也没有诞生一位像唐代武则天、清代慈禧太后那样把持朝政的女强人。
这又是为什么?
从制度因素的角度来解释,我们认为宋朝建立了理性化程度很高的权力结构。
这个权力结构,如果要进行简单的描述,那便是‐‐君主作为天下道德的楷模、国家主权的象征、国家礼仪的代表、中立的最高仲裁人,具有最尊贵的地位与最高的世俗权威;同时君主不应该亲裁政务,虽然一切诏书都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但那基本上都是执政官熟议后草拟出来的意见,皇帝照例同意就可;治理天下的执政权委托给宰相领导的政府,用宋人的话来说,&ldo;天下之事,一切委之执政&rdo;;监察、制衡政府的权力则委托给独立于政府系统的台谏,&ldo;一旦谏官列其罪,御史数其失,(宰相)虽元老名儒上所眷礼者,亦称病而赐罢&rdo;。
这样,君主只要协调好执政与台谏的关系,使二者达成均衡之势,便可以做到垂拱而治了‐‐这意思也不是我附会出来的,而是秦观说的:&ldo;常使两者之势适平,足以相制,而不足以相胜,则陛下可以弁冕端委而无事矣。
&rdo;听起来,有点儿&ldo;虚君&rdo;&ldo;二权分立&rdo;的意思。
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中,出现一个未成年的小皇帝,并不会对整个帝国的权力运转构成巨大的障碍,因为皇权已经象征化,君主不用具体执政。
也因而似乎没有必要为小皇帝专门成立一个顾命大臣团队,宰相领导的政府与制衡政府的台谏保持正常运转就可以了,至于程序性的君权,垂帘的太后便可以代行。
也正是因为皇权象征化,临朝听政的太后不太容易出现权力膨胀,因为太后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暂时代行君权,整个权力结构与权力运行机制并未改变,还是宰相执掌治理权,台谏执掌监察权。
君(由太后代理)臣各有权责,不容相侵,一旦出现女主专权的苗头,立即就会受到文官集团的抗议和抵制。
这一点跟清代的政体完全不同,清朝帝王自称&ldo;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rdo;,太后垂帘听政代行皇权,当然也就获得了专断、亲裁的绝对权力。
顾命大臣之设,通常是因应皇权专制之需的产物。
而顾命大臣之被诛,则是其隐权力通过自我繁殖,高度膨胀,进而威胁到皇权专制的原故。
宋朝政体并非皇权专制,君权、相权、台谏权各有分际,权力的运行自有程序与制度可遵循,自然也就用不着在一个理性化的权力结构中,突兀地设置顾命大臣摄政,那完全是多此一举的。
第八辑千年前若有诺贝尔奖,澶渊之盟可获和平奖
宋太祖勒石立誓与明太祖铸铁示禁
据宋人笔记《避暑漫抄》记录,宋太祖赵匡胤曾勒石立誓,将石碑锁置太庙中,后世嗣君即位,必须入而跪读:&ldo;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rdo;无独有偶,《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也曾铸一铁牌,置于宫门中,上书禁令:&ldo;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rdo;
人们常常用&ldo;白纸黑字&rdo;来表示成文法效力之不可抵赖,不过宋太祖与明太祖还担心,戒律写在纸上尚不足以警示万世,所以勒于石上、铸于铁上,以彰其不容更改、不得遗忘之地位。
值得玩味的是,尽管同为开国君主郑重其事所立的&ldo;祖宗之法&rdo;,但它们被后世嗣君遵守执行的情况,却是有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