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陛下重于劳民延缓之今【从永乐四年首议至今,整整十年了】,臣等切惟宗社大计正陛下当为之时,况今漕运已通【指京杭大运河的疏通和整治】、储蓄充溢【国家财政充足】、材用具备【采木采石等建筑材料准备工作完毕】、军民一心。
营建之辰,天宝启之。
【&ldo;辰&rdo;,日、月、星的总称;&ldo;天宝&rdo;可有二解,一指&ldo;天然之宝&rdo;,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ldo;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rdo;一指秦穆公所获神瑞之物&ldo;陈宝&rdo;。
二句的意思,无非称颂营建北京的决定是很吉祥的。
】伏乞早赐圣断,勅所司【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择日兴工,以成国家悠久之计,副臣民之望。
{145}
其言语中不免有一点这样的含意:&ldo;既然皇上准备了那么久,万事俱备,臣等还能说什么呢?&rdo;似乎这次廷议没有一丁点反对的声音,只有几个傻乎乎不明就里的地方官‐‐‐河南的左、右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和参议陈祚‐‐‐联名上疏,强烈反对迁都北京,被朱棣直接打发到湖广均州农村当&ldo;佃户&rdo;{146},从此再无人出面表示异议。
伪君子朱棣伪君子朱棣(40)
曲线迂回十年,定都北京之事终得确立。
名义上,北京兴建从翌年即永乐十五年六月动工,《明实录》也是这么记载的,实际上这个日期宜理解为北京升格为第一首都的时间,真正动工则早于此,因为先前我们在《明实录》中曾多次看到朱棣就北京工程的负责人任命以及工匠管理等问题,作过指示,说明工程早在进行之中;这一次,不过是在&ldo;国务会议&rdo;上借讨论之名为批准迁都以及工程开工,走个过场。
否则,仅用三年时间,到永乐十八年即建成规模如此宏大的紫禁城,将是一个无法解释也根本不可能的奇迹。
后世称道朱棣营建北京‐‐‐这座当今世界大都会的骨架和基础,确由他塑造与奠定‐‐‐之功,以及对宏伟壮丽的紫禁城啧啧称奇时,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并且指出这一事实:明代初年,中国居然在三四十年的时间内,先后承受了在南北建造两座都城的巨大负担。
要知道,这两座都城中的任何一座,在当时世界上都堪称最为奢费的大城。
南京修造了十年,而北京的工程前后耗时二十年。
国家显然为此投入了惊人的物力和人力。
我们虽然不知道营造北京究竟耗资多少,因为朱棣不屑于向他的人民公布这样的统计数字;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每一个铜钱都是从赋税中来,亦即都是由当时的普通百姓来承担。
我们可由紫禁城昂贵的材料来想见它的奢费‐‐‐当时,三大殿的柱子全部采用巨大的楠木{147}。
因为珍稀,这种木材被冠以&ldo;金丝&rdo;的形容词。
它所以昂贵,除生长周期长,更由于皆处深山之中,砍伐及运输甚是艰难。
一根运抵北京的楠木,甚至包含了许多人的生命代价。
为了给紫禁城置备足够的木材,几位采木大臣在从山西、四川、两湖、江西直到浙江的广大区域内,足足滞留了十几年。
例如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书宋礼,永乐四年赴任,直到永乐十七年才&ldo;自蜀召还&rdo;,除了中间短暂地在别处处理一些事情,他在四川的采木延续了十三年之久。
如此浩大的工程,人民为此承受了怎样沉重的赋税,我们虽无法知悉真实的数字,却一定是惊人的。
在回避或不屑于记载这些数字时,史书偶尔会提及一些局部性的劳动力使用情况。
单两湖一地为采木而投入的人力,即达十万之众{148};当时共五大采木地,如以规模不等做一平均估算,仅采木一项,征用民夫总数约四十万上下。
至于正式营建北京和紫禁城所投入的人力,不久前,央视在其制作的纪录片《故宫》中指出:&ldo;据说超过百万之多。
&rdo;它还举例说,仅保和殿后的一块巨型汉白玉石,&ldo;开采就动用了一万多名民工和六千多名士兵,而运往京城则更为艰巨。
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
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在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
两万民工一千多头骡子,用了整整二十八天的时间,才运到京城。
&rdo;{149}虽然我没有直接掌握这些数字的来源,但出自作为国家电视台制作并有明史专家参与的作品,大约是可以采信的。
回到恩格斯那句话:&ldo;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
&rdo;无论如何,在评价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泯灭公正与爱心。
关于迁都北京的战略意义,关于重复建设两座首都的必要性‐‐‐也就是说营建北京算不算&ldo;进步&rdo;或包含多大&ldo;进步&rdo;意义‐‐‐这些争论都可以先放下不说,但当后人称颂北京和故宫的宏伟,并视之为朱棣的一件丰功时,我们该怎样面对当时那一百多万先后为此付出血汗乃至生命的劳工?怎样面对举国为此背负沉重的赋税负担、苦不堪言的普通百姓?难道说,只因为营建北京的过程中没有诞生一个类似孟姜女式的传说,我们对当时人民的苦痛就很难想象?在一些藏头露尾的记载中,其实仍可看到人民因为难以忍受而至于反抗的事例:如师逵在两湖督办采木,过于&ldo;严刻&rdo;,激荡民怨,民&ldo;多从李法良为乱&rdo;,此事被一个监察官员报告到中央,却&ldo;以帝所特遣,置不问&rdo;{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