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易中天想:如果写出的书没人看或极少数的人看,写它做啥?
易中天雄心勃勃地想写部《中国美学史》,他发现,要说清楚中国美学史必须弄清楚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于是他写了随笔体《闲话中国人》。
上海文艺出版社居然接受了,出版了,付稿酬了,引起反响了。
易中天一鼓作气,陆续写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
200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把这四部书作为&ldo;品读中国书系&rdo;推出。
这一炮打响的四本书,到底算什么书?
我看是:匪玉匪石、不三不四、非驴非马的书。
你说它是学术著作?有一点儿像,没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写不出来。
你说它是随笔?当然是,没有生动的文笔,写不出来。
但仅有生动的文笔,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样写不出来。
奇怪的是,比起那些&ldo;严肃&rdo;、&ldo;深奥&rdo;的学术著作,这个&ldo;品读中国书系&rdo;极大地增加了易中天的知名度和读者缘。
当时易中天这样做是想改变大学的科研布局?是想改变大学的运转方向?是想有利于国计民生?……
照我看来,易中天才想不了这么多,他不过我行我素而已。
有这四本随笔体著作垫底,易中天讲&ldo;汉代风云人物&rdo;就如探囊取物了。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像《品人录》那样的书,就是对历史上有趣的人物,通过有趣的事件,借助妙趣横生的语言,做有趣的叙述,有趣的分析。
一切的一切都在一个&ldo;趣&rdo;字。
其行文,不需要怎么转变,就是优秀的电视散文。
如果在讲述时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脱稿演讲,受现场气氛的鼓励再有所发挥,那就没治了,盖了帽了。
易中天这样的教授,是所谓&ldo;人来疯&rdo;的演讲者,越是大场面越来劲,新见解和俏皮话顺嘴就来。
&ldo;汉代风云人物&rdo;讲座,实际上是一位当代有趣人物趣话几位古代人物。
很快引起观众的盎然兴趣。
易中天走下讲坛亲自表演&ldo;避席&rdo;,虽然受到他家&ldo;领导&rdo;和我不约而同的质疑,却受到观众欢迎。
&ldo;韩信不是螃蟹&rdo;的麻辣语言,牛刀小试,大获成功。
易中天擅长对正史正襟危坐的记载做谐趣性化解,用活泛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讲到项羽失败时这样说:&ldo;项羽听到这个话以后,把这个人扔油锅里去了。
游说他的人虽然被项羽杀了,但是项羽夺取天下,称王称帝的机会也被项羽扔油锅里去了。
&rdo;
把称王称帝的机会扔到油锅里去了,讲得多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