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请大家打开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74页,庚五、佛敕文殊简择。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也就是我们面对所有的人事的因缘,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当中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
我想我们今天要有个观念,《楞严经》的修学跟其他经典是不太一样的,其他的对治止观都是在内心当中增加一个功德。
本经的意思不是这个意思,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你原来的面目把它恢复出来就好,不要增加什么东西,还它的本来面目。
有很多人都问我,从念佛的人角度来说,我们为什么要恢复本来面目,我们现在的面目来念佛有什么缺点?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了解。
我们凡夫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我们一念心开始生起作用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根尘识的相互的作用,我们一念明了的心,一定要依止根去攀缘尘产生一个了别的识,这样我们才能够产生一个认知的功能。
当然根尘识没有错,根尘识是依他起性,它没有错。
问题就在我们的心依止根攀缘尘而产生识的过程当中,我们心中产生一种执取,心有所住。
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或者是住在根、或者住在尘、或者住在识,有所住就产生两个问题出来:
第一、使令我们心灵的力量变得非常的脆弱。
你看我们修行人一般都是变来变去的,我们前一段时间内心发愿要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过了半年以后整个心完全退转。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深受外在假相的干扰,我们心随妄转,为虚妄的假相所转,我们的心变成不决定。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信心也不决定,发愿也不决定,念阿弥陀佛的持名也不决定。
所以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五蕴身心开始败坏的时候,有些人的信愿行还是可以坚定的现出来,有些人的信愿行就现不出来,因为他本身不知道怎么去脱离根尘识的方法。
当我们诸根败坏的时候,我们怎么把我们平常的信愿行现出来?所以我们的心住在根尘识,会受到根尘识的影响,因为它是生灭法,变成我们的心灵所栽培的功德,都变得非常的脆弱而不坚定。
这第一个问题。
第二、我们的心住在根尘识,使令我们所修的功德都变得非常的狭隘。
我们可能在修行当中,信愿行是依止某一个根、某一个境、某一个心态而产生的一个三资粮。
心有所住就会产生顾此失彼,我们的心不能广大。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简单的讲有两个好处:第一、让我们心灵的力量更加的坚定;第二、让我们心灵的力量更加的广大。
因为我们慢慢慢慢,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我们不再受根尘识干扰。
当然我们还是要用根尘识,这个大家要清楚,我们要用根尘识,但是你可以不受它干扰。
我们可以无住,但是我们又可以生心,我们一方面要生起心,但是又要无住。
我们不能像小乘一样,对根尘识是全盘的否定,一种断灭的心态,这个我们觉得没有必要。
但是我们也不能像凡夫一样,把根尘识咬得死死的,弄到自己很痛苦。
本经的原则就是说,你怎么用根尘识来积功累德,我们讲借假修真,但是又能够不受根尘识的干扰,你一方面要生心,但是你又要跟根尘识保持距离。
那这关键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刚开始说的,你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动」。
本经的原则就是你要怎么去运用根尘识来断恶修善,来发菩提心,来积功德,但是你又怎么跟根尘识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这个就是本经的一个主要的目的。
当然这样的目标必须有它的过程,必须有它的一个方便门。
这时,当二十五位圣人讲出二十五圆通以后,佛陀就敕令文殊菩萨,来简择当机的圆通本根,就是我们怎么达到「不迷、不取、不动」,怎么能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这当中从哪一个地方下手会比较简单。
这科的大意是这样子。
这当中有三科:一、佛敕文殊。
二、受命简择。
三、时众获益。
庚五、佛敕文殊简择(分三:辛一、佛敕文殊。
辛二、受命简择。
辛三、时众获益)辛一、佛敕文殊
【图一】
佛陀正式来敕令文殊菩萨来加以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