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自登基这段时间以来,朱祁镇日日听讲,并且跟着太皇太后学习为政之道。
对大明朝堂运作,对仁宣之治也多了几分了解。
毕竟李时勉给皇帝讲解《论语》的时候,也不忘进行延展,文臣将经筵看得如此之重要,可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条金光大道,还有秉政道在君上,将儒家观念灌输给皇帝。
按照儒家的理念治理国家。
太皇太后深受仁宗皇帝熏陶,其为政之道深合李时勉的治国理念。
其中心点就是“罢一切不急之务”
。
这是整个仁宣加上正统都在践行的理念,而太皇太后一去世,三杨又去职;正统就变成了天顺。
那么为何如此呢?因为这个时代想要兴办一件事,那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承担代价的却是穷苦老百姓,而读过后世历史的我们都明白,人民无法得到利益的政事,最后只会成为害民之法,到最后为百姓所唾弃。
太宗看到了蒙元的祸患,所以不惜血本将蒙元从封建时代打成了奴隶时代,可是还不放心,他想要的是在他那一代就剿灭蒙元,让后世子孙再无北虏犯边之忧,可惜的是以太宗之雄才伟略,高瞻远瞩也没看到,脚下累累白骨之中不仅仅有蒙元的,还有百姓的,或者说看到了,可是为了后世子孙能够安享太平,为了自己有脸面面对太祖皇帝,为了让后世史书给点面子,总之他没有去看自己的脚下。
而仁宗却不同,他深知百姓已然深受转运之苦,更知道百姓必须歇歇了。
于是太宗和仁宗在政务上是存在矛盾的。
尤其是太宗修建北京城,这在仁宗眼里全是民脂民膏,没有用到如何安民养民上,却全都变成了无用的砖石和宫殿。
其中更是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的性命填充着,还有下西洋,虽说皇室得利了,可是百姓无利,只能深受劳役之害,所以到了仁宗之后那就是一句话“罢一切不急之务”
。
省徭役,安民心,省用兵,省劳役。
与民休息,只要北虏不犯边,交趾不北攻;能不打就不打。
这对百姓来说或许就是最好的,这种政治理念在朱祁镇看来也是最美的,可是这种美丽不可能长久的,每三百年一次的轮回,王朝周期律总会定时爆发,扫灭一切前人的智慧光芒,然后在一切成为废物以后,重新开始,而这种美好而虚幻的美丽却不是朱祁镇想要的。
当然,现在距离太祖开国不过七十余年,对于一个王朝而言却正是刚刚进入成年期。
哪怕永乐年间大兴土木,屡兴大事,以致国库空虚。
如果朱祁镇按照太皇太后指出的路子走下去,未尝没有“正统盛世”
,但是他不想要这些,他想要的在另一条忐忑小道,那里有危险,甚至有风险。
他想要什么,他自己都未必清楚。
其中多少波折,甚至波谲云诡,都是未知的,而且一旦走上这条路,那么真就如后世的太祖所说的“每日百战,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而且更加可以预知的是,如果不能在二十年内开辟出一条基本的道路来,那么二十年之后时间就回成为自己的敌人,到了那时说不定就是“时来天地同借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了,自己究竟有没有那个能力?问心自问,是没有的,后世自己就是一个喷子、网络键盘侠,仗着对明史的熟悉和喜爱,号称自己是“明粉”
一枚,可现如今真的把机会送到自己的手中了,自己能担得起这样的重任吗?想想后世的太祖他老人家,集五百年华夏气运于一身,一生奋斗,几经生死,几乎血脉断绝,到最后一生奋斗方才有后世腾飞的基础,就那样也有头脑发昏的时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绝赞日万中,预收如何温柔的杀掉精灵,亲友预收和纲吉君补魔的二三事by北朝★她现在极其肯定,她穿越了。原因在于她身处妈妈的肚子之中。出生后看到那个小小团子。云雀。总之,现在云雀变成了我哥哥...
一代神王唐三,重生回到三神之战时期,以图与妻子再续前缘,只是这个斗罗怎么跟他经历过的有亿点点不一样不过这都是小问题,唐三相信以自己的智慧和天赋完全镇得住场子。直到,一个金发骑士姬站在了他的面前。神王是吧?冰清玉洁是吧?创死他!克利希娜!...
就是扯淡,喜欢就看。多回复鼓励一下,让俺有劲头编下去。...
前世遭人恋人算计,含冤入狱二十载,弄的家破人亡,一朝重生回遭遇变故的那一刻,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第一次偶然相遇,她狼狈的趴在他的脚下第二次偶然相遇,审讯室内,她与人对质N次相遇后,我娶你,宠你一辈子。呃嫁与不嫁是个问题。...
林柒嫁进霍氏之后,整个霍家上下盼着她为病公子诞下霍家的继承人。她原本以为嫁给霍霆岽,是注定守活寡的,没想到植物人老公竟突然苏醒了。一夜之间,一纸离婚协议,她沦为豪门弃妇,却突然从京城销声匿迹。七年后,再度回归,她身边却多了两个大佬儿子,无数人排队想当娃的后爹。霍霆岽做过最懊悔的事,是逼某个小祖宗签了那张离婚协议,为...
上辈子,他设计跟仇人同归于尽,死的却只有他一个。那个男人禁锢了他的自由,弄瞎了他的眼睛,也给了他从未有过的一切。但说是仇人也不尽然,因为即使在临死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恨不恨他。这辈子他只想离那个男人远远的,弥补前世所有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