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傅斯年得知安阳殷墟地下宝藏既丰且富的报告,惊喜交加,马上筹措经费,购置设备,调配人员,在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大力支持下,组成了以董作宾为首的殷墟发掘团,开往安阳小屯进行田野考古发掘。
其成员有李春昱、赵芝庭、王湘、张锡晋等,另外还有一名董作宾的同乡同学,时任河南省教育厅秘书的郭宝钧。
这次以寻找甲骨文为主要目的有组织的殷墟发掘,自1928年10月7日开始,至31日结束,前后共进行了24天,发掘土坑40个,揭露面积280平方米,掘获石、蚌、龟、玉、铜、陶等器物近3000余件,获甲骨854片,其中有字甲骨784片,另有人、猪、羊等骨架出土。
董作宾作为本次发掘的主持人,手抄有字甲骨392片,并作了简单的考释,这个成果与他前期的调查报告,共同在后来史语所创办的《安阳发掘报告》中作为首篇文章刊载。
此次发掘与著述的问世,&ldo;不仅结束了旧的古物爱好者&lso;圈椅研究的博古家时代&rso;,更重要的是为有组织的发掘这著名的废墟铺平了道路。
&rdo;[11]
当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学门,未受过西方近代考古学正规训练的董作宾,所带领的发掘队员皆是一群土包子书生,且将发掘的主要精力用在寻找带字甲骨上,其它器物甚少顾及,这样就出现了一些疏漏甚至笑话。
许多年之后,已成为著名考古学家的夏鼐说道:&ldo;我在1935年参加殷墟发掘时,还听说过一个关于董作宾1928年主持初次发掘时&lso;挖到和尚坟&rso;的故事。
书斋中出来的董作宾,从来没有看见过出土的骷髅头,只从笔记小说中知道死人身上头发是最不易腐朽的。
所以,他发掘到一座时代不明的古墓时,便认为头上无发的墓主人一定是一位和尚。
骷髅头狰狞可怕,所以仍被埋起来。
到了李济、梁思永主持发掘时才注意到人骨标本的采集,并且用科学的采集方法和保存方法。
&rdo;[12]
或许正是由于以上的缺憾,没有喝过洋墨水的董作宾感到惶恐不安,并有中途换将,由周身散发着海腥味的大字号&ldo;海龟&rdo;李济出任第二次发掘主持的因缘。
按照蔡元培后来的说法:&ldo;董先生到了那里,试掘了一次,断其后来大有可为。
为时虽短,所得颇可珍重,而于后来主持之任,谦让未遑。
其时,适李济先生环游返国,中央研究院即托其总持此业,以李先生在考古学上之学问与经验,若总持此事,后来的希望无穷。
承他不弃,答应了我们,即于本年(1929年)二月到了安阳,重开工程。
&rdo;[13]
对于这段记载,李济的弟子,后来成为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的考古学家张光直,对其所作的补充注释是:&ldo;33岁的李济先生在那时的学术界已经有了相当的声望。
据说傅斯年先生在物色考古组主任与安阳殷墟主持者的时候,最后的两个候选人是李济先生与著名的金石学家马衡先生。
当时48岁的马衡先生是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是中国传统金石学最优秀的代表。
在这两位候选人中,蔡元培先生最后选定了代表科学考古的李济先生。
夏鼐先生说:&lso;后来证明这选择是明智的&rso;,这就是因为李济先生把殷墟发掘领导到一个新的方向上去,也就是把中国考古学带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上去。
&rdo;[14]
张光直所言大体不差,只是不够深入和全面,具体细节上与事实亦有出入,如当时的马衡并未出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只是此前曾出任过故宫博物院理事与下属的古物馆副馆长,另外还有一个挂名的故宫维持会委员等职。
他被拒于史语所大门之外,与蔡元培没有多大关系,完全是傅斯年的把戏。
个中原因,除了马衡属于金石学家一派,学术观念陈旧,与西洋的新式科学派学者相比属于不&ldo;预流&rdo;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傅斯年与他尊崇的老师胡适,对北京大学极其强大的浙江派或曰法日派这个呼风唤雨、声威赫赫的派系大为反感。
傅除了对北大校长蔡元培,教务长马寅初以及后来成为中研院代院长的朱家骅稍加敬佩外,对此前或之后北大文科方面所谓的&ldo;三沈二马加二周&rdo;等等著名健将,不管被时人或后人誉为&ldo;投枪&rdo;还是&ldo;匕首&rdo;,是&ldo;战士&rdo;还是&ldo;民族魂&rdo;,傅斯年皆无好感。
原与傅关系稍好一点的周树人(鲁迅),在中山大学时已变成你死我活的敌人,其他大同小异,没有往来,而处在这一派系中的马衡自然受到牵累。
尽管马衡在这一派系中为人低调,颇有人缘,且以经史、金石、汉魏石经等学问闻名学界,但毕竟只是南洋公学出身,不可能具备欧美派&ldo;海龟&rdo;的学术眼光与气度。
当时心高气傲的傅斯年崇尚的是胡适、陈源等欧美系出身的&ldo;海龟&rdo;,对那些未跨出国门即在圈内成名成家的&ldo;泥腿子&rdo;、&ldo;土包子&rdo;或&ldo;土鳖&rdo;之类三六九等各色人物,傅氏不屑一顾,倘为了工作或其他关系双方不得不接触时,傅亦经常用英文或中英文混杂的言辞与对方讲话,借以戏弄那些未出国留洋,不懂英语的土包子们。
[15]此时已近知天命之年的马衡,在傅斯年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是不言自明的。
而北大法日派在考古学的建设上也显得老态龙钟,暮气沉沉,远没有以清华李济为首的欧美派更具科学锐气,更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因了法日派日薄西山与清华园中学者的旭日东升,朝气蓬勃,以及势不可挡的锐气,傅斯年无论从心理的好恶还是实际需求来考虑,最终选择了掌握西方先进田野考古方法的欧美系李济,而不是金石学家的大老土马衡,实则是历史的必然。
或许由于这段因缘,20年之后,当李济在战火纷飞,炮声隆隆的生死抉择中,毅然决然押运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央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多家集成的珍宝名器跨越台湾海峡,安全抵达台北基隆港时,以马衡为首的老朽和老土们,在北平与南京之间呼天抢地,奔走啸叫,坚决反对文物随国民政府运台等等,也就找到了一个历史的根由和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