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战争从来都是兵家竞技的舞台。
在战争的天平上,智谋是个重要的砝码。
前面已经写过了:凭人多打人算什么能耐?有本事咱们一对一地干?
打了败仗的国军不服气。
确实,8年抗战,他们经的战阵多,军事素质比土八路好。
而且&ldo;较顽强,不容易缴枪,甚至一连打到七八个人也不缴枪,带着远征军、常胜军的骄傲态度&rdo;。
还有&ldo;对居民纪律颇好&rdo;,&ldo;雇夫一般给钱&rdo;。
同样,从廖耀湘到潘裕昆、李涛、李鸿、郑庭芨等等,8年抗战,攻守进退,打的正规战也多。
从理论到实践,军事素质普遍比同一层次的共产党将领高。
如果说士兵文化程度(特别是青年军207师等)也比共军士兵高,将军文化修养更高则是公认的。
单纯比较自然情况,也不能说林彪就在杜聿明和卫立煌之上。
同为黄埔生,林彪自平型关战役后基本就养伤了,杜聿明参加了抗战的全过程。
平型关和昆仑关不能互换,让林彪指挥忻口战役和反攻缅甸,谁也不能断言会比卫立煌打得更好。
战争不是武林竞技,上得台来,几个回合,三拳两脚,就见高下。
但在黑土地3年悲哀的较量中,实实在在,林彪比他们都高明得多。
锦州西部撤退,四平撤退,避开了国民党的锋锐,保存了实力,奠定了黑土地反攻的基础。
身上长着虱子的林彪,军事家的精明和政治家的远见,在黑土地非同寻常的&ldo;万花筒&rdo;时期闪耀光芒。
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毛泽东的爱将粉碎了蒋介石的爱将&ldo;先南后北&rdo;战略。
机智的&ldo;黑土地之狐&rdo;更添狮子的威猛,连将杜聿明、陈诚和卫立煌三员大将挑落马下。
即便是在开始反攻后,林彪若是个&ldo;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党阀,大军阀&rdo;,黑土地的主动权也是随时可能易手的。
当时被称为&ldo;秋季战役&rdo;的辽沈战役,是中国这场内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个大战役中的第一个。
没有辽沈大捷,毛泽东不会那么快就决定打淮海和平津战役。
应该说,第一个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打的。
从出关的10万人,到进关的百万人大军,战争的轮子在黑土地上驰骋了3年,也在林彪的脑子里转动了3年。
除了南下和攻锦州前并未造成任何后果的确曾活的&ldo;活思想&rdo;,还有什么?
而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拿破仑有滑铁卢,斯大林有卫国战争初期,毛泽东有什么?
国民党则恰恰相反。
抗战结束,蒋介石凭一纸契约,想从&ldo;共产邪恶&rdo;手中&ldo;接收东北&rdo;。
一厢情愿不成,就将精锐调上去大打出手。
虽然初战胜利,已成强弩之末,只有在遥远的黑土地上被动挨打了。
辽沈战役,更是决心踌躇,进退失据。
对于共产党出击方向,有见地,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