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依赖瑞典北方的矿石,而在战时条件下,依靠瑞典的数量较少的进口就无法维持了。
那时德国国内也没有开采铝土矿,而且在铁合金中,国内也不生产钼、铬、锰、钨或钛。
但是,大约二分之一的铅,大部分的锌,以及三分之二的钻,则是由国内的资源供应的。
战前,英国估计在大战开始的头十五个月内,德国不需要进口大量有色金属,并预料首先发生严重短缺的将是铜与铅。
根据德国的资料,现在知道这些估计基本上是正确的;大战爆发时,德国的储存量为:能供应七点二个月的铜(按照1939年和平时期的消耗率),十三点六个月的锑与三十个月的钻。
就矿物油类来说,情况看来很紧张,以致盟国专家们怀疑他们自己的数字出了差错。
1938年,德国从欧洲以外的产地就进口了大约四百四十万吨石油,所有来源的总供应量达七百十万吨。
到大战爆发时,国内生产已增至三百万吨,并正在从罗马尼亚运进四十五万吨。
但即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措施,德国也会发现,战争一开始,封锁就会使它失去正常供应量的一半左右。
再说,德国只有二百五十万吨那样少的储备(英国人口较少,1938年进口一千二百万吨,1939年9月还有六百五十万吨的储备)。
短暂的波兰之战以后,在1939‐1940年冬季,德国经济还没出现额外的紧张现象。
没有激烈的战争意味着德国在其已制成的武器装备或库存方面还没有出现急剧的枯竭现象,它也没有作认真的努力去增加(或准备以后增加)军备生产的总数量。
看来毫无疑问的是,它在波兰势如破竹的胜利证实了下面这种假设,即以现有的工业基地和经受过考验的军事力量,来对付随之而来的任何战事都是绰绰有余的,况且,巧妙的外交还将防止额外的负担。
当时&ldo;照常营业&rdo;的口号已被普遍接受,而且德国领导人在1939年10月和11月还作过一些颇为得意的声明,说是没有必要转向更严格的经济制度。
盟国原先估计,敌人在经济上曾作过全面的努力,现在自然被这种事态给弄糊涂了;为切断德国进口所采取的那些强硬措施,看来没有获得应有的成效,因为它们所设想的那个德国国内消耗率实际上并没有出现。
在这个期间,盟国不曾轰炸工业目标;破坏计划没有起什么重要作用。
法德边境的战争,倒产生了某些经济成的结果,它导致萨尔工厂区实际上陷于停产。
因此,德国钢产量从1939年1月至8月每月平均刚刚超过二百万吨,到10月、11月和12月下降至一百八十万吨1。
另一方面,萨尔和亚琛地区原煤的大量减产,则由于取得波兰一西里西亚的供应而得到了充分的补偿。
第二节1939年9月‐1940年6月盟国的封锁这个时期盟国对德国所施加的经济压力,由于当时环境的限制,几乎完全采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封锁方式。
不管怎样,这一模式,既然到那次大战快结束时还在起作用,那就是一个好办法。
部分是由于在这场新的大战头几个月里或多或少地采用了1917‐1918年的整套封锁方案,这才使人们相信封锁确是十分有效。
封锁的目的在于控制三类货物的通过:德国来自海外产地的进口货,德国从毗邻的中立国进口的当地土产品或制成品,还有德国的出口货。
来自海外的货物,要么直接通过德国港口,要么间接假道一个毗邻中立国,才能到达德国。
战争一爆发,禁运品(实际上指交战国所宣布的、可被敌人用于战争的任何物资)即处在盟国海军的控制之下。
实际上,直接1这个数字包括每月从上西里西亚东部得到的十万吨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