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最终,袁崇焕本人被判凌迟,其兄弟妻子长流三千里,抄其家产归公。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刚过中秋,袁崇焕被剐于北京闹市。
袁崇焕被杀,乃是天大的冤案,但不少无知的北京市民却信以为真,恨极了这个引狼入室的袁巡抚,纷纷上前高声责骂,甚至生食这位耿耿精忠的烈士身上之肉。
千刀万剐,明朝就是这样对待袁崇焕这样一个大忠臣。
被杀前,袁崇焕作《临刑口占》,依旧对大明朝忠心耿耿: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仍旧守辽东。
大英雄被剐之时,紧咬牙关,欲哭无泪,只能仰望苍天,让冤报叹息回荡于自己的胸腔之中!
可笑又可悲的是,崇祯帝至死不悟自己中了皇太极反间计,甚至连入清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明末大才子张岱(写《陶庵梦忆》那位),也在书中把袁崇焕列为明朝逆臣。
最终为袁崇焕&ldo;平反&rdo;的,竟然是&ldo;鞑子&rdo;皇帝乾隆。
这真是个历史的黑色幽默!
如果罗贯中地下有知,知道自己的《三国演义》多少年后被后金的首领皇太极当作&ldo;兵书&rdo;来使,以&ldo;蒋干盗书&rdo;为原型让崇祯杀掉大明顶梁柱袁崇焕,罗老先生肯定会在地下愤怒高呼不已。
遍地烽烟‐‐以油浇火的&ldo;平贼&rdo;
崇祯帝继位以来,用人不当,自然是不可推卸的主观责任,但罕见的自然灾害,也是明朝灭亡重要的客观原因。
坏运气,是每个王朝灭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从朱由检继位的第二年,即公元1628年,陕北突遭大旱。
十余年间,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无年不旱。
倒霉的是,大旱相继,蝗灾与瘟疫接踵而至,赤地千里,十河九干。
由于乏食,最终出现了&ldo;人吃人&rdo;的惨剧。
天灾人祸,小民无生路可寻,加之官员贪污,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只能走一条路:造反!
同时,明朝发展到晚期,土地高度集中,宗室、勋戚、官绅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愈演愈烈,贫者益贫,富者益富,社会的两极分化达至惊人地步。
而自嘉靖帝(世宗)开始&ldo;竭天下之财以奉一人&rdo;,万历帝(神宗)变本加厉,天启帝(熹宗)有样学样,明朝财政面临崩溃的境地,只得通过不断加派赋税来榨取民财。
各级官吏巧取豪夺,竭泽而渔。
由于农民纷纷抛荒逃散,造成水利失修,河患日甚,恶性循环下,天灾人祸不绝。
军制方面,更是法久弊生,军屯、商屯均有名无实,士兵被拖欠军饷,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
诸大将除身边亲兵可用外,基本上没有可信得过兵校。
军纪败坏,索饷哗变,几乎成为明末军队中的&ldo;主旋律&rdo;。
早期的农民暴动,无非是一群想找口饭吃的乌合之众,无组织、无纪律,无任何明确目标,看似成千上万,实际上是一大帮拖家带口的饥民流民,明朝正规官军如果认真加以对付,这些人马上就会作鸟兽散。
而且,领导暴动叛乱的人中,不少是当地土豪世家子弟或者是明朝边军的中下级军官,为避免事发后暴露身份连累亲族,他们纷纷自起诨名绰号。
农民战争发展到中晚期,声势渐炽,首领们纷纷以本来姓名示人,&ldo;绰号&rdo;使用越来越少。
明末农民暴动,最早当推崇祯元年延安的府谷人王喜胤(澄城县的造反规模太小,忽略不计),因当地大饥荒,他率杨六、&ldo;不沾泥&rdo;等人四处掠抢富民家里粮食,&ldo;相聚成盗&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