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原来比我小七岁。”
芳卿无意提了一句,然后叹了口气:“你那么年轻,一定不清楚前朝发生的事了。”
“我不清楚,你可以同我讲。”
连决毫不气馁,自在地说:“这不就是‘找人说说话’的意义所在?”
芳卿忍俊不禁:“你说的是。”
她就从前朝的立储风波开始说起。
先帝先后诞下了皇子皇女,便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亲生血脉,没有考虑认来的永康。
大臣们对此也没有意见,但他们集体上书,请求将皇子立为储君。
皇子不仅占了一个“长”
字,符合千百年来的立储传统,也具备绵延皇室子孙的优势。
言下之意,大燕不能再有第三位女帝了。
女主当权太久,以至于先帝和臣子们都没预料到,现在的皇帝还是后继无人。
他们以为立了皇太子就万事大吉,子孙绵延昌盛,国祚千秋万代。
臣子们不敢说高皇帝和武皇帝的不是,更无法否定武帝和先帝的功绩,只能迂回着说,大燕连年征战,内外交困,朝中再也经不起任何动荡。
若是女主位登九五,则每朝都要经历没有储君的忧惧,给了狼子野心的乱臣贼子可乘之机,实在不利于大燕的江山稳固。
先帝和武帝斗了半辈子,又和臣子们斗了半辈子,最后实在不想斗了。
而且儿子女儿都一样,大臣们说的也有道理,她自己更深有体会。
三朝以来,哪次立储不是立祸。
还年轻的时候,她成日陷在生不出储君的忧虑中,担心自己哪天死于非命,后继无人,好不容易打来的江山都断送在自己手里。
所以为了山河永固,先帝同意立皇子为太子,给了他沉重的江山;封皇女为和怡公主,给了她无限的自由。
连决说:“我倒是以为,先帝没有立和怡长公主为太女,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
“和怡长公主和陛下不同,她有父亲。”
芳卿不置可否。
人人都有一个父亲,谁也不是仅靠母亲一个人生出来的,只是天家格外不同。
先帝的后宫里也曾有许多男人,只是出于政治考量,从未说出两位皇胤的生父是谁。
此举一来可以避免外戚干政,甚至防止父君夺权;二来可以控制子女的忠心,使他们只有母亲一人可以依赖,以免他们将来逼宫谋逆,生出玄武门之变。
只可惜,和怡长公主长得太像她的父亲,也颇有将门之风。
见过她的人都心知肚明,公主的生父就是开国元勋夏氏,武定侯。
连决说:“夏氏一门不仅是开国功勋,还出了三代名臣、名将,当朝根本无人可比。
如果长公主当年被立为太女,朝臣也会倒向夏家,后果绝不会亚于霍光之乱。”
“是这么个道理。”
芳卿点点头,“陛下长得像先帝,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所以也就看不出皇帝的生父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