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又一次给了奕一个不折不扣的难堪。
除了对奕之才略用心不甚感冒之外,曾国藩如此风骨凛然,主要是从&ldo;避内外交通之嫌&rdo;这个中国政治大原则出发。
历代王朝皆严禁亲王与外藩之间私下交通,因为这是扰乱专制政治秩序的举动。
曾国藩基于王朝根本利益,维护了这个政治原则,却深深得罪了醇亲王。
所以在天津教案之后,他及他的派系对曾国藩之攻击不遗余力。
曾国藩早年是一个典型的愤青。
单线思维、唯我独革、愤世嫉俗、矫激傲岸。
做起事来手段单一、风格强硬、纯刚至猛、一往无前。
因此处处碰壁,动辄得咎。
中年以后,曾国藩终于在与世界的战斗中变得圆融了。
然而这种圆融不是他本性中所有,是靠不屈不挠的精神从一次又一次跌倒中悟出来的,是从质朴方刚中生发来的。
这是曾国藩和别人的不同之处,所以他的圆融是从质朴刚正为基础的,和世俗的油滑机智境界力量不可同日而语。
历经千折百磨之后,曾国藩的初心并无任何变化。
他的志向仍然是&ldo;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rdo;。
他不再认为通过雷霆手段,能迅速达到目的。
然而他还是相信通过浸润之功,日将月就,还是会实现这个理想。
他说:&ldo;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
&rdo;也就是说,整个社会风气,可以由一两个有权有位有德之人提倡,就可以由上而下,由此及彼,带动天下人皆向义向善。
&ldo;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
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
&rdo;
他的计划是从自己做起,浸润周围,培养出一批正人君子,占据要津,通过这些人逐渐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他在给胡林翼的信上说:&ldo;默察天下大局,万难挽回,待与公之力所能勉者,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
&rdo;因此曾国藩在做官的同时,还花了大量时间精力用来育人,对自己的属下亲信进行道德学问方面的培养,用心之深,用力之勤,以中国历史上无人可比。
五
曾国藩晚年的秘书赵烈文说过一句话:
(曾国藩)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
也就是说,曾国藩虽然以平定洪杨永载史册,然而他的一生,与农民军作战所花费精力不过十分之三四,而与官场作战所花费的精力却是十分之五六。
这话说得沉痛而又深刻。